離開農學院,蕭夏又滑腳來到了隔壁的船舶院,船舶院去年還是工學院的一部分,今年被蕭夏單獨拎出來成立了學院。
但準確說是船舶研究所,所有學生幾乎都來自造船世家,必須要參加專業考試,有很強的造船知識積累才行。
對沒有基礎的科舉士子,船舶院基本上不收,但也有例外,今年就特招了一名對造船有濃厚興趣的科舉士子,叫做沈邊,科舉排江南道第三十名,非常優秀,他不想進國子學,一心想進船舶院,工部就特批准錄取他。
船舶院一共有兩處,一處在洛陽,一處在閩縣,洛陽是基礎,學習造船的基礎知識,以及中小型船隻的製造,閩縣則是五千石大型船隻的製造,在洛陽學習兩年後,學生們就要去閩縣了。
船舶院隸屬於軍器監,院正叫徐正芳,先帝的龍舟就是他監造的。
目前船舶院一共有兩百六十名學生,年紀最大的已三十餘歲,年紀最小才十七歲。
今天蕭夏來船舶院是要給學生上一堂課,當蕭夏走進大堂,近三百名師生一起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蕭夏笑著擺擺手,“以後等你們做官了,你們才是朕臣子,現在你們是學生,朕臨時做一次教授。”
大堂上安靜下來,蕭夏沉吟一緩緩道:”去年船舶院還是工學院裡面的一所支院,叫做船舶所,但今年開始,船舶所獨立為船舶院,這不是偶然的,剛才朕去了農學院,談到高產作物,現在我們的很多農作物都是張騫通西域後帶回來的,現在西方粟特商人往來不絕,我們絲綢之路已經延續數百年,陸地上的高產農作物不會再出現了,但海外呢?
前些年市舶副使何蠻曾告訴朕,他曾經橫穿南洋,那邊還有無數的大島,生活著土人,不屬於任何國度,還有一片和大隋同樣廣闊的土地,沒有任何人居住,甚至在大洋深處極可能還有沒被發現的大陸,幾倍於大隋,朕相信那邊一定有畝產上千斤的農作物,徹底解決我們的糧食問題。
另外還有崑崙奴的故鄉,在遙遠的大食國南面,一片廣袤無垠的土地,生活著無數和崑崙奴一樣的黑色人種,有大象、麒麟,朕聽說那邊還有長在樹上面果,每個重達兩三斤,夠吃幾天。”
蕭夏笑了笑,目光掃過學生們的臉龐,每個人的目光裡都充滿了嚮往之色。
蕭夏又繼續道:“朕和你們一樣,恨不得明天就派人去尋找,但不可能,大洋深處的巨浪高達百丈,一個大浪就可以把我們的萬石大船打得粉碎,也就是說,我們的船隻還承受不起深海的巨浪,所以船隻成為大隋向海外擴張、去海外尋找財富的最大障礙,這就是朕把船舶院從工學院裡獨立出來的真正原因。”
“朕在江南時,對船也體會很深,朕知道要去大洋深處尋找新的大陸,需要解決兩大難題,一個船隻的堅固程度,另一個便是動力問題,其中動力問題可以緩一緩,靠風帆和輪槳也能短時間解決難題。
那麼船隻的堅固程度就是重中之重了,朕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一個是船的大小和結構,另一個便是造船的材料,大家有沒有想過,鐵甲可以保護騎兵可戰馬,那麼鐵甲船是不是也更加堅固?”
眾人一片譁然,很多學生都激動得滿臉通紅,蕭夏擺擺手笑道:“鐵甲船隻是遠景設想,畢竟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生鐵來造船,所以你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造更大更堅固的巨型海船,比如十萬石的大船,那麼再再遙遠的深海,對我們也是通途坦道!”
視察船舶院回來後,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到了秋天,李靖大軍已經回來了,朝廷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十五萬大軍受到滿城百姓的盛大歡迎。
蕭夏隨即派工部侍郎李春率領三千工匠趕赴漠北,建造北安大城,蕭夏任命年輕大將蘇定方為漠北都督府首任都督,任命張公瑾為漠北都督府長史。
經過朝廷反覆討論後,朝廷終於定下了方案,組建三萬鎮北軍,士兵可帶家眷北上,十年一換,在北安城,每戶給兩百畝免稅土地,十年戍邊回來後,在中原同樣給兩百畝土地,稅賦減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