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勢山。
一位年逾半百的中年男人,身著一襲古樸的道袍,靜靜佇立在興勢山的邊緣。
他手中撐著一把油傘,微微俯身,目光透過那層層雨幕,俯視著山前那座戒備森嚴的漢軍營寨。
“劉備那大耳賊,竟派那一黃口犬子來對付孤,他也太小看孤了!”
張魯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忿怒,口中發出一聲不悅的冷哼。
這一聲冷哼,彷彿是對劉備輕視他的一種抗議。
張魯並非是一個盲目自大之人,他有著清晰的自知之明。
遙想當年,天下群雄並起,各路豪傑逐鹿中原。
而他張魯,之所以選擇固守漢中,輕易不出兵征伐,最多也只是在劉璋身上佔些便宜,就是因為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並非那些真正雄才大略的群雄的對手。
在亂世之中,能夠保全自己的一方勢力,已是不易。
然張魯雖然有著自知之明,可好歹也是一路諸侯,自然還是有著一些自尊的。
他原本心中暗自揣度,劉備就算不派遣蕭和統軍來戰,至少也得派個張飛前來。
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備竟然派了劉禪前來。
這在他看來,無疑是對他的一種極大輕視。
我張魯再平庸,難道連你劉備一個黃口小兒也不如?
這口氣,實在是難以嚥下。
就在張魯滿心憤懣之時,他身後的司馬懿,嘴角揚起一絲若有若無的諷刺冷笑:
“大王,依臣之見,大耳賊的這個兒子,之所以如此急於出戰,乃是忌憚於荊襄勳貴。”
“他知自己將來繼位之後,恐怕難以駕御蕭和諸葛亮這些強臣勳貴,所以,他才急於立一場大功,以樹立自己的威望。”
司馬懿微微頓了頓,繼續說道:
“所以他才會獨自統十萬大軍,前來迎戰大王,畢竟,蒲坂和渭水兩戰,他只是坐享其成,並未真正出力,所得不過是些虛功罷了,難以服眾。”
“他只有親自統軍,打贏了大王,方才能真正在軍中樹立威信,讓漢國上下對他心服口服。”
張魯聽了司馬懿的一番分析,頓時恍然省悟,眼眸中閃過一道精光。
“劉禪乃偽漢太子,卻對蕭和這些荊襄功臣起了忌憚之心,這對本王來說,乃是天大好事啊。”
張魯微微點頭。
司馬懿嘴角的冷笑愈發明顯,冷冷說道:
“所謂盛極而衰,劉備走了一輩子的運,現下看來,他的好運氣終於是耗完了。”
“只要我們打贏這一仗,挽救了魏國於危亡之中,就能與偽漢重新形成鼎足對峙之勢。”
他稍作停頓,目光變得更加深邃,繼續道:
“臣聽聞劉備身體每況愈下,恐怕時日無多,早晚這劉禪必會繼位。”
“以其對荊揚功臣的猜忌防範之心,偽漢內部必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到那時,偽漢內部自顧不暇,不光對魏國來說是好事,對大王來說,也是天大的喜事呀。”
司馬懿滔滔不絕,為張魯勾勒出一幅藍圖。
張魯聽得入神,不禁捋著那稀落的鬚髯,不住點著頭,嘴角也漸漸上揚。
就在張魯沉浸在這美好的幻想之中時,另一邊的謀臣閻圃,一盆冷水卻無情的潑了下來。
他面色凝重,沉聲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