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番外 逃學的公主(為盟主朱泙漫加更)

外間,高儉正將一隻手伸入袖中,猶豫著是否要將先前公主、郡王們強塞給他的那件事物掏出。

他原是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樂安王高勱之子。

繼承了高氏俊朗基因的他,生得面目如畫,實是個貌比潘安的美男子。

此外,他還兼有著過目不忘的學習天分,是以,今年不過二十有一的他,已然是學富五車。

所謂才貌雙全,不外如是。

如此之人,自然頗得女子青睞。

陳宣華大抵亦是因此由淺入深,方才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他。

只是,她幼時曾在琉球住過許多年月,她明白皇帝對她家的忌憚。

她愛高儉,卻不知該不該賭。

高儉也愛極了她,倒不是因為她那舉世無雙的清麗容顏,而是出於同她初見時,那一股命中註定似的悸動。

他還不想放棄。

他於是掏出了那疊由魯國公主和二位郡王為他與宣華所寫的,向天子請求賜婚的奏疏。

他是個聰明人,(在另外一個時空裡,他做到過貞觀朝的宰相),但他,今日卻想要和魯國公主一樣,幼稚一次,他對她道。

“宣華,我們其實,不必放棄。”

陳宣華美目一凝,怔怔地看向那些正在微風之中翻飛的紙頁。

“開門白水,側近橋樑。”

“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一陣悠揚的歌謠聲自供奉青溪小姑的內間屋舍中傳出。

伴隨著那歌聲,陳宣華看到自道觀內間裡,行出了個她有些眼熟的青衣小姑娘。

那小姑娘在用樂府神絃歌的調子,唱完了這首滿是愛而不得的遺憾的青溪小姑曲之後。

復又變換了調子,唱了段情意綿綿的青溪小姑歌。

“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這時,陳宣華終於識出了這青衣小姑娘的身份,也識出了跟在她身後的那兩個少年的身份。

“公主,北地王、漁陽王,你們怎麼?”

陳至瑄沒有回答,只是走近了她與高儉的身邊,並忽然抓起了高儉的衣袖。

她對陳宣華道。

“堂姑,如果你真想和高師傅在一起,那就什麼都別管,抓住他的手。”

陳至淏道,“我會支援堂姑的決定。”

陳至淍也衝她點了點頭。

陳宣華看向陳至瑄,美目之中閃著淚光。

“公主,為什麼幫我?”

陳至瑄看著她,目光堅定。

“因為。”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義無反顧的活一次。”

“一次便好。”

陳宣華明白了。

她抓住了高儉的那隻手,堅定,而又義無反顧。

“謝謝。”

“我們不必放棄。”她道。

“謝謝。”陳至瑄道。

————

光大三十年(596年),帝北巡,在道,忽得魯國公主與北地、漁陽二王為寧遠縣主與延平侯世子高儉所上請婚書,時帝欲懷柔南北,見北地王所作疏,條理有節,欣然允之。

北地王至淍之簡在帝心,由此事始也。

——《光大春秋》

齊國穆公主,諱至瑄,太宗與慈懿皇后高氏所生女也,初封魯國公主。

公主美姿儀,性剛決,於太宗諸子女中最得寵遇,自幼異於太宗諸女,特立獨行,常有奇志。

公主終身未婚嫁,或有人言公主愛女子,故如是,此則史家所不能辯其有無之事也。

公主與高宗(陳至淍)、莒成王(陳至淏)最親好。紹聖中,高宗普置諮議局於天下,公主以參議無女子而責高宗。

高宗初不從,公主數爭之,高宗乃為女子選罷參議,加條例法度。

民和以來,參議之中多見女子,公主之功豈可忽乎?

乾道中,公主以老邁薨,時年一百有三,其享壽之長,於諸宗室中稱最,此亦異事也。

————《陳史·公主列傳》

高儉,字士廉,美容止,有才慧,父、祖皆北齊宗王,太宗平齊,授其父爵延平伯,後以軍功晉為侯。

高儉起家宗學助教,在宗學,與高宗、齊國穆公主等甚親好,光大中,高宗、公主為之請婚於上,上允之,高儉乃與寧遠縣主婚。

寧遠縣主以姿容聞,時人譽之曰“舉世無雙”,既婚,二人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當時稱為佳話。

光大中,高儉多歷地方,居官廉儉,常有惠政,百姓懷其德。

紹聖中,高儉以高宗故舊顯,官居宰輔,高宗愛其無朋黨,多以重任委之。

紹聖二十一年薨,贈太尉。

高宗以其功,特詔以其與寧遠縣主所生子襲高氏侯爵,所生女襲縣主宗室爵。

高宗死,仁宗以之配享高宗廟庭。

————《光大以來史事札記·宰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