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第85章 劃界

他自知失禮,忙起身拜謝道。

“陛下慷慨讓土,實天下之大幸也,如此,則南北之盟必固,鄴中上皇必悅,關西偽周必亡。”

“陛下之德,至重矣!”

陳伯宗卻也未再多言,斛律光畢竟是齊國名將,他一旦於此言論太多,必定要被其看出虛實計算的。

讓對手無法瞭解自己,進而誤判形勢,乃是兵法上致勝的關鍵。

是以有此一錘定音之後,陳伯宗便同諸將作禮離席了。

大略既已定下,那些細節上縣鄉關隘的歸屬問題,便由章昭達與周羅睺同斛律光去拉扯罷。

卻是不知蜀中的宇文訓,能否如自己於長安散佈的流言一般,割據成功呢?

遠遠看了眼身後堂上漸生爭執的武臣們,陳伯宗頗有些玩味的想道。

————

南周明德元年(568年)

五月初八。

陳、齊二國於荊州立約分定疆界,陳主下詔班師。

二國後計新獲境土之戶口,則陳之荊襄,有民口一百二十餘萬,齊之南陽,有民口六十餘萬,而周則以此失其民口四分有一,勢力大損矣。

五月初九。

斛律光於武關外接圍戍數處以備北周出關東侵,上書鄴中請自晉陽、洛陽發兵攻周。

五月十日。

陳主出荊州,歸襄陽。

是日,陳樂州都督樊毅陷高麗平壤城,高麗將軍乙支文德潰圍北走。

是日,南周將軍辛昂至資州(今資陽),資州刺史以城降。

五月十一。

北周主宇文邕臨長安西闕,送尉遲迥徵蜀將士。

是日,宇文邕詔罷山南用兵,令其眾皆歸關中,以上州、淅州、商州、豐州置淅州總管府,以權景宣為總管,置兵二萬,令守武關道,備齊人西犯關中。

五月十二。

北周主宇文邕用隨公楊忠策,增陝州、蒲州總管府關中兵萬人,令備齊人入寇。

是日,陳主至襄陽,見荊襄降將十數人。

五月十四。

南周北道行軍大總管陸騰至利州,巴州(今巴中)刺史叛北附南。

五月十五。

南周南道行軍總管辛昂圍瀘州。

五月十七。

宇文護三子宇文會借山蠻兵舉義旗於洋州(今漢中西鄉)。

陸騰兵指白馬戍(即陽平關),漢中震動。

五月十八。

白馬戍主開關降陸騰,南周軍由是得入漢中。

是日,陸騰進圍興州(今略陽)

五月十九。

北周蜀國公尉遲迥至廣鄉(今甘肅兩當),聞知白馬戍失,興州受圍,大驚,急遣庸國公王謙率輕騎四千救興州。

五月二十一。

王謙至興州,以己兵利,攻陸騰,陸騰引兵與之戰,蜀兵新弱,不堪戰,大敗,盡棄輜重而逃,陸騰僅與數騎奔亡。

王謙貪功,自引左右追陸騰,至山谷,南周伏兵忽殺出,王謙左右寡,不能卻,旋為陸騰所擒。

陸騰於是縱兵逆擊,北周兵時多下馬掠陸騰輜重,促受變,又失主帥,不能敵,大敗。

其北逃還廣鄉者,不過千人。

五月二十二。

齊東北道行臺高長恭伐高句麗至其都國內城,高麗王湯欲拒戰,群臣皆勸其東走山林,以避齊師。

高湯不能決,問之乙支文德,文德亦言,南兵眾且利,不可與爭鋒。

高湯於是引其殘眾萬餘人,棄國內城東走,欲越縱白山(長白山),奔柵城(今吉林琿春)。

國內城既空虛,齊師一鼓即下。

高長恭令軍士焚高麗宮室,盡取城中金銀珠玉而還。

五月二十三。

南周陸騰遣使告宇文會,以蜀兵多新募,不堪戰,不能守漢中,請其盡徙漢中百姓入巴蜀,以使北周無以用漢中民力而攻蜀。

宇文會從之,舍漢中城,令其麾下出入鄉野,強編男女為什伍,徙入蜀。

五月二十四。

尉遲迥引兵至興州,陸騰撤圍走,惟選老卒拒險要以扼其進兵。

五月二十五。

辛昂克瀘州。陸騰使人押王謙入蜀並傳尉遲迥大敗,以絕蜀中之望。

尉遲迥以王謙之敗,不欲與陸騰速戰,遂屯興州,以待後兵,陸騰遂引兵與之依山谷相持。

是日,齊上皇高湛令南北各處往晉陽、洛陽運兵糧,意欲伐周。

是日,齊上皇高湛令遼東罷徵高麗事,召蘭陵王高長恭歸鄴城,以瀋州刺史皮景和為東北道行臺尚書,鎮遼東。

五月三十。

楚州(今重慶)、合州(今合川),聞知尉遲迥敗,皆降南周。

至是,巴蜀州郡從成都者,十已有七。

六月初一。

北周主宇文邕以府庫空虛,難以備敵,大集公卿問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