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給楊廷選想的辦法很簡單。
楊廷選這個剛來海陵的進士官,想要在本地站穩腳跟,首先就要在衙門裡有自己人。
一般想要收用人才,是需要透過慢慢考察的。
但隨著鄉宦大族的步步緊逼,楊廷選作為縣令的威信逐漸被打壓,長此以往,就算剛開始有心向他靠攏的人才,也會因為他的軟弱逐漸對他喪失信心。
所以楊廷選要儘快振作起來,想出一個辦法,發現真正能夠為他所用之人。
陳凡的辦法就是挾智,首先羅家既想賣兒媳賺錢,又想透過官府的旌表拿補貼,這種事已經鬧得海陵人盡皆知。
旌表是對孝子、順孫、義夫、節婦以及樂善好施的百姓進行表彰,用以彰顯儒家的倫理道德,勸勵善行。
對於寡婦,三十歲之前為亡夫守志,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免除本家差役。
三十歲之前,五十歲之後,也就是說,最少要守節二十年才能獲得旌表。
但羅家的兒媳侯氏只有二十多歲,年紀未滿五十,這明顯是不符合標準的。
可羅家還是將兒媳的名字遞到了衙門,甚至禮部的行勘核實也透過了。
如今發回縣衙再次點驗,沒有錯漏之後,朝廷就要正式對其表彰了。
陳凡聽到這個訊息後也不由感嘆龔老太爺的龔家果然手眼通天,關係竟然捅到禮部去了。
不過這也給楊廷選一個機會,禮部不是將這件事發回縣裡再次點驗嗎?
楊廷選要做的就是在縣衙大張旗鼓地讓吏員查驗幾個旌表的人選。
只要有人把這件事的蓋子掀開,那就是有心向楊廷選靠攏,自絕於鄉宦大族了。
很簡單的辦法,但卻很有效果。
這時,楊廷選憂慮道:“如若有心之人因懼怕龔家不敢舉告呢?”
陳凡笑道:“縣學十月鄉禮飲酒,俱請鄉老至儒學為正賓,龔裕福年逾七十,正腆列正賓之位,揚大人可以先行取消龔裕福的正賓之位。”
楊廷選眼睛一亮:“這樣就是告訴有心之人,本官對龔家的觀感不善。”
陳凡點了點頭。
太祖有詔:“以海內晏安,思化民成俗,以復於古,乃詔有司舉行鄉飲酒禮。”
於是禮部奏取《儀禮》及唐宋之制度,又採周官屬民讀法之旨,參定其儀。
每年孟春正月、孟冬十月,有司與學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於學校。
有違法犯罪的人,要跟守法的百姓區別而坐,以這樣的區別讓違法之人羞愧自慚。
其中一百戶人家舉辦一次,以德高望重的老者為主賓。
往年鳳凰墩上都是龔裕福為主賓,都已經成為了慣例。
楊廷選只要取消了龔裕福的主賓資格,嗅覺靈敏,又對龔家不滿的人自然會抓住旌表這件事的機會,大肆攻伐龔家。
楊廷選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嘆了口氣道:“我上任匆忙,沒有延請西席,幸虧有你為我謀劃!”
陳凡撇了撇嘴,口惠而實不至,這楊縣令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
……
鳳凰墩。
“聽聞那陳凡前日去了縣衙,還找了楊廷選,終究是白忙活一場,剛玉好手段吶!”龔裕福笑著對錢琦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