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55章 一文獨絕

這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

尤其是從洪昇的口中說出,那更不得了。

洪昇雖然並沒有為官。

但當年他可是會試二甲第二名,也就是那一科的前五,妥妥的科場尖子生。

而且回鄉後洪昇潛心研究義理,是聞名天下的大儒。

他能給陳凡這番評語,這說明什麼?

說明陳凡的制藝水平已經相當高了。

洪昇這時候彷彿恍然大悟道:“難怪你要從安定書院出來,想來小友是要專心科場,無暇兼顧書院之事了。”

洪昇的一句無心之言,讓在場所有人臉上全都露出古怪之色。

首先是周良弼,他也不清楚為什麼陳凡會突然從書院離開,但在他的印象中,陳凡是那種刻薄無學之人,離開也就罷了,省得耽誤自家兒子的學業。

但文品如人品,周良弼此刻心如明鏡,對面這個小童生,可能並沒有夫人和兒子口中那麼不堪。

至於胡芳,心裡簡直日了狗。

他原本以為對方就是個一無是處的小童生。

別說什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的童生多了去了,每年不知道拍死多少在河中。

可他沒想到,自己隨意趕走的一個小童生,竟然被大儒洪昇評價其文章“獨絕”。

這……

面色更加古怪的是薛夢桐。

他以為的陳凡,也不過就是個在教學上有點辦法的普通夫子。

能把自家兒子調教得好學無輟,他心中是感激的。

但也僅此而已。

可他萬萬沒想到,此人的經義水平竟然如此之高。

要知道,科舉考得東西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經義文章。

如果有個好的經義老師,對於學生下場而言那是天大的幸事。

薛夢桐心中後悔無比,早知對方這麼有“貨”,無論如何也應該讓他進入自己府中,專程教導兒子薛甲秀制藝,錯過了,可惜可惜。

陳凡接過卷子,心中依然還是蒙的。

他雖然研究經義文章,但並沒有下太大的功夫。

他心中剛剛因為洪昇的表揚而暗暗竊喜,可隨即就掐滅了那剛剛燃起的驕傲之火。

為什麼?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首先,四書中他最熟悉的就是論語,今天恰好考《論語》題,他這是取巧了。

再加上一些後來人的新思路,採用了第一人稱寫法,這才僥倖讓大儒覺得這文章寫得好。

可若是換個題目呢?自己還能做得出來嗎?

其實眾人一直也在打量陳凡的表情。

他們見這陳凡臉上的表情只是一閃而逝,隨即恢復謹慎端嚴的神色,眾人心中都在感慨。

“難怪能寫出這種好文章!行不驕,色不傲,依然一副謹慎謙恭的摸樣,就這份心性就遠超眾人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