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26章 番茄鍾

書院規矩,齋長十日有一日可不必辰時二刻至齋。

“合理啊,只要是人,那肯定有事兒,天天都這麼早上班,連個假期都沒有,那太違揹人性了。”

好不容易睡了個懶覺,陳凡覺得渾身舒坦,每日裡被抽空的精力,這次一下子好像補滿了似的。

二聲鐘響,他的講經即將開始。

【是否簽到,是/否?】

簽到。

“恭喜宿主獲得番茄鍾一隻。”

“番茄鍾,無形之鐘,宿主對個體使用後,可產生以下作用。”

“1、四分之一個時辰內,其二十五分鐘可使個體專心學習,五分鐘強制個體放鬆。”

“2、學習和放鬆都是強制性的,不會出現學習的時候想休息;休息的時候想學習等狀態。”

“3、兩個時辰後,番茄鍾會強迫個體休息,休息時間約一炷香!”

“4、個體在接受番茄鍾後會每日主動擬定學習計劃,計劃細緻周密,每完成一項即刻劃去一項。”

陳凡聽到番茄鍾時驚訝的站在凌寒齋門口半天說不出話來。

番茄鍾,這不就是後世的番茄學習丨法嘛?

這玩意是另一個時空中,義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發明的。

之所以起名叫番茄學習丨法,就因為西里洛在大學期間,長期使用一個番茄形狀的廚房定時器來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久而久之,他總結出一套提高學習效率,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管理方法。

“這簡直是學習神器啊!”

這時,三鐘響起,陳凡無暇多想,趕緊走進齋堂。

剛進齋堂,陳凡就發現今天齋堂裡的氣氛有些不對。

環視一圈,陳凡就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原來,問題就出現在最後一排角落裡的王瑛。

前幾天陳凡注意過王瑛。

這孩子只要夫子開講,他永遠都是低著頭的。

整節課,可以說跟自己的目光交流屈指可數,彷彿這個小傢伙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東摸摸,西看看,偶爾想起來,抱起書讀上一會兒,但很快,注意力潰散,又開始東張西望起來。

為此,陳凡也想過辦法,比如用戒尺,短促促動他的學習效率。

這個辦法雖然有效,但很可惜,從昨晚的收集的教學點來看,王瑛在家又開始了“摸魚”狀態。

一個人想學、愛學,那情況完全是不一樣的,比如薛甲秀,他的情況是沒有開竅。

陳凡用戒尺“點撥”了他一下,他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一下子就彷彿開啟了學習的大門,主動、自覺的學習。

而陳學禮呢?

他也想學,但可能受限於天資的問題,至今還不得其門而入,但這兩天依然苦學不輟,這是學習態度的扭轉,也說明此子心性堅韌,雖然做不成解縉,但未來起碼也是個曾國藩。

而王瑛就不同了。

陳凡在接觸這個孩子後發現,王瑛雖然曾經跟著周炳先等人瞎混,但可能並不是他放任自流,很大可能是應父親王學海的要求。

他本人是想學的,也想努力。

但他天性好動,坐不住,頭腦一熱就要學,冷靜下來又想玩,說白了,沒有長性。

這種情況可以說幾乎每個學童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

但只不過王瑛更為嚴重罷了。

“看來,系統給的那點東西是一分鐘都留不住啊!”陳凡想到番茄鍾,心中哀嘆一聲。

收回目光,陳凡沒有第一時間講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