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記

第395章 371章 開戰

後宮之中,故事週而復始,何況又在邦媛從幼年時結下的善緣,舜華五六年的積累加持下,宋太后幾天就弄明白了前因後果,說到底無非就是皇子大了,寵妃有了別的心思。

這事兒原本宋太后自己動動手指就行,但鑑於她是一個母親,還是沒當年拿下宋昭儀的果決,先是招來了趙滋和錢浣。

看著一系列證據,趙滋臉色都變了,幾乎控制不住一句話,“朕對她不薄,她為何要如此對我兄妹。”

但他雖沒說這話,但是太后和皇后又怎麼會不明白,錢浣有了兒子,底氣足了些,告罪道:“妾管理後宮不當,母后費心,實在慚愧,只陛下嬪妃有子者,招異心之輩覬覦,二郎趙阿只有七歲,想必無辜,還請太后陛下不要因淑妃之故牽聯他。”

這裡補充一下,趙滋的長子次子同歲,剩下的幾乎都是在這五年井噴,所以錢浣是看準了說的,畢竟皇長子已經因為忤逆宋太后,被趙官家強制過繼了,想必母子二人都不想做絕。

然而,她這是典型的後宮思維,真正從前朝政治局中搏殺過的宋太后和趙官家都明白。有些事情做人留一線,有些事情則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趙滋本來情緒有些激動,反而因為皇后的話冷靜下來,問道:“孃孃,郭氏是我繼位後第一次冊封的嬪妃之一。邦媛和他壓根兒沒有任何交集,也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他為何要謀害皇妹。”

他剛才愣神了幾秒鐘,也確實有幾分傷心,郭氏才貌雙全,後宮揀擇封美人,得子後一路晉升至淑妃,可見深得帝王之寵愛。趙滋甚至為了興家門沒沒讓她認了郭守文為從父。

要知道自從馮氏那一事兒後,趙滋對這些人還是沒啥好臉色的,這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出身好看。

至於說淑妃乃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人,這就是純粹一說了,黃巢之後,天下還能有幾家說的清自己的傳承!

種種情緒之下,又在戰前高壓,失眠三天的趙滋都有點臉色煞白。

“因為你太過信任邦媛,而她若真的打贏了兩和這一仗,不敢說收復燕雲,起碼穩住局面的話,就真的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藩王。或許你們兄妹情深,都在世之時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但凡有野心的皇子和妃子。都不希望這樣一位長輩長期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所以,你怎麼能說邦媛和你的皇兒們,生有皇子的妃嬪們,沒有利益衝突呢?”

趙滋悚然,他從沒有這樣想過,或許是因為像趙匡胤這個父親,他對於一起苦過來的兄弟姐妹有著別樣的感情,也因為是宋太后膝下幾個孩子中的老大,他對妹妹有長兄為父的感覺。

而且得益於吃過苦,懂道理,邦媛有今日,他雖覺邦媛有今日固然是得自己支援,但更多的是人在努力,憑什麼身為公主就不能建功立業?既然建功立業了,那朝廷給予相應的待遇不是應該的嗎?名不正則言不順。她沒有王爵,如何能調動諸位將帥為其所用,保衛邊疆?

難道他立誓不嫁的親妹妹,還能比外人手握重兵更讓自己安心嗎?就算前幾天他剛跟宋太后抱怨過,內心深處可能起了某些漣漪,但這些漣漪在,至少現在還是不成問題的。

可沒有想到,就是因為他態度的轉換,一些勢力就開始忍不住動手了。

宋太后看他如此,反而有幾分欣慰,趙,是的,心理壓力極大,所以有的時候他不敢太嚴格的訓斥,因為這孩子確實有家族遺傳的病史,所以她也只好迂迴一點兒,道:“國戰在即,不宜多興事端,皇后既然知道自己是個後宮之主,多有失職這次就盡些力,隨便找個什麼理由,先將郭氏的位份降了,囚禁在掖庭之中。皇次子先交給……先魏王妃柴氏扶養。”

錢皇后原本聽宋太后波瀾不驚的話,語裡有斥責之意。並不敢反駁,但到了最後也砸磨出味兒來了。

魏王長子趙德恭殉國,未有妻兒,當然,他也有弟弟,再等幾年,未必沒有合適的子弟過去,但現在不是正好一個現成的嗎?

另外,魏王廷美正妃張氏先於丈夫去世,現在的王太妃柴氏其實是側室,但他撫育多個幼兒。一向孤苦自首,宋太后同情她,所以才做主將他扶正了,但她並沒有親生的兒子,女兒也外嫁了,想必很樂意撫養一個皇孫,將來有靠頭。

想明白這些,錢皇后不由得心裡佩服。不愧是在深宮裡熬了幾十年的人。一件事就能辦的這麼漂亮,方方面面照顧的到。自己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於是她領命退下,趙滋卻有些難堪,他慚愧道:“看來還是娘娘有遠見,是有人要對付邦媛,只恨這些人還在我的身邊。我卻渾然不覺,反而怨他惹出這麼多事來,是我這個當哥哥的不好。”

“你這個人,當兒子一般,當丈夫平平,唯獨在做兄長這一方面,還是挺值得稱道的,官家也不要妄自菲薄。”宋太后看出來兒子這是有點兒壓抑了,只好說了句俏皮話。

趙滋苦笑,宋太后只好繼續道:“咱們就不先說邦媛那邊兒了,他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夕顏那邊兒在河西物產匱乏,胡人居多。你每個月都要問一問他的情況。又按許關中幾個節度和知州提供支援,他們能有今日的成就,確實有你栽培、支援和信任,為娘能看到你們兄弟姐妹和樂,是我人生巨大的成功。”

天可憐見他說這話完全是為了寬慰自己的官家兒子,可趙滋不知道為什麼,今日卻格外清醒,“娘娘不必哄我了,當年咱們在南宮時就已經決定了,好人是當不了天子的。而且您不說我也知道,正是因為我的病症,越來越瞞不住了,皇后也好,其他嬪妃也好,甚至說比較近的大臣,都隱隱約約有了立嗣的想法。”

宋太后無奈了,當一個人清醒卻又無力做到的時候,那反而是最難的。趙滋已經當上這個官家了,如果不咬牙撐過去,那毀滅性的打擊會把他們一家人全部席捲走。

而趙滋說的肯定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就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很多中書門下的小官就開始議論,天子已近30,可以立東宮了。

好在這事兒不用趙滋親自下場。錢皇后自己親生的九皇子,年紀還小,肯定不在這個選項之內,長子和嫡子之爭,還有的吵呢。正在這個時候。邦媛卻是先動了。雀鼠谷大戰再次在宋遼之間爆發。

雖然都知道要打仗,但是真正來的這一天,還是吸引了兩方全部的目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