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141章 曆法

東正教被立為國之正信的旨意,如同在新京城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塊巨石,掀起的波瀾久久未能平息。

米哈伊爾,這位新晉的“大秦首席僧侶”,感覺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炙烤。他畢生所學的神學理論,被那個東方君主用一種他無法理解,更無力反駁的邏輯,拆解得七零八落。然後,朱高煦又用東方的木料和榫卯,將這些碎片重新拼湊成一個他完全不認識,卻又詭異地能自圓其說的“信仰怪物”。

妥協,是他唯一的選擇。

否則,他揹負著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殷切期望,遠渡重洋的全部使命,都將在此地,化為一縷無意義的青煙。

這幾日,他把自己關在書房裡,面前攤開的不是聖經,而是朱高煦“賜予”他的幾本東方典籍。

一本《道德經》,一本《論語》。

他看著那些方塊字,只覺得頭暈目眩。什麼“道可道,非常道”,什麼“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這些文字背後蘊含的哲學,與他所知的世界截然不同。他感覺自己不是在傳播主的福音,而是在為一個全新的,甚至有些離經叛道的宗教,尋找理論基石。

就在米哈伊爾被這些東方智慧折磨得快要發瘋時,朱高煦的傳召又到了。

內閣議事廳內,氣氛比上一次討論宗教問題時更加凝重。

長條的硬木會議桌旁,內閣諸臣一個個正襟危坐,神情嚴肅。他們剛剛被迫接受了一個被“魔改”過的外來宗教,心裡正七上八下,不知道這位行事天馬行空的監國太子,又要搞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米哈伊爾作為“首席僧侶”,也被召來與會。

朱高煦的指節在桌面上輕輕敲擊,發出“篤、篤、篤”的規律聲響。這聲音在安靜的議事廳裡,敲得每個人心裡都有些發慌。

終於,他停下敲擊,目光掃過眾人。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還是為了我們新立的國之正信。”

一聽這話,林永康等幾位老臣的眼皮就是一跳。

又來?

“確立了信仰,就要用他們的歷法。”朱高煦開門見山,沒有半點鋪墊。“東正教,還有他們的對頭天主教,用的都是一套叫‘儒略曆’的歷法。這套曆法,以他們的救主耶穌降生那年為元年,一直算到今天,是一千四百一十五年。年份一直延續,不因君王更替而改變,這很方便,查閱史料,一目瞭然。”

聽到這裡,內閣官員們稍稍鬆了口氣。聽起來,這似乎是個不錯的工具,比自家這邊換個皇帝就換個年號,查閱幾百年前的事情要換算半天的確方便。

米哈伊爾也挺直了腰板,這至少是東正教帶來的正面影響。

但朱高煦的下一句話,卻讓所有人臉上的輕鬆瞬間消失。

“但這套曆法不準。”

“儒略曆,一年算作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而我朝,乃至前元郭守敬所制的《授時歷》,測算的迴歸年,是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五天。”朱高煦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劃著,“千萬別小看這點差別。一年差一點,一千年就差出去一大截!這套儒略曆用了一千四百多年,累積下來的誤差,已經足足有九天!”

他看向米哈伊爾。

“首席僧侶,我問你,按照你們的教義,春分日是極為重要的日子,對嗎?復活節的日期,就要根據春分來定。可你們的歷法裡,春分日已經從三月二十日,漂移到了三月十一日。差了九天!你們向上帝祈禱的日子,都算錯了!”

米哈伊爾的臉瞬間漲得通紅。

曆法的誤差問題,在君士坦丁堡的學者圈子裡,早就不是秘密。他們爭論過,計算過,但誰也不敢去動搖這傳承千年的神聖傳統。這不僅僅是科學問題,更是政治和信仰問題。

沒想到,這個難題,被朱高煦如此赤裸裸地,當著所有大秦官員的面,直接掀了出來。

“殿下……”米哈伊爾張口結舌,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辯解。

朱高煦沒給他辯解的機會,轉而面向自己的內閣。

“我華夏,歷朝歷代,頒正朔,定曆法,是天子受命於天的象徵!是國之大本!如今,我們立國於此,豈能用一套錯漏百出的蠻夷曆法?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恥笑我大秦無人,連日子都算不明白?”

這話,說到了所有儒家官員的心坎裡。

林永康立刻出列,躬身行禮。

“殿下聖明!臣等附議!曆法乃國之重器,斷不可輕忽!我朝自有《授時歷》,其精密冠絕天下,何須用那蠻夷的錯漏之法?”

“對!當用我朝曆法!”

“廢黜儒略曆,以《授時歷》為準!”

官員們群情激奮,彷彿剛才被迫接受東正教的憋屈,在這一刻找到了宣洩口。

朱高煦抬手,向下壓了壓。

議事廳裡瞬間安靜下來。

“《授時歷》雖精,但以年號紀年,不利於長遠。我打算,取其長,補其短。”他丟擲了自己的真正目的,“我欲採納西人以耶穌降生為元年的紀年方式,建立一個連續不斷的‘公曆’。但,要用我們《授時歷》的核心,去修正它,讓它變得精準無誤!同時,我朝皇帝的年號紀年傳統,依舊保留。公曆紀年為主,年號紀年為輔。”

話音剛落,議事廳裡炸開了鍋。

“什麼?”

“這……這萬萬不可!”

林永康的臉色變得比鍋底還黑,他再次出列,聲音都有些顫抖。

“殿下!年號紀元,乃我華夏自古以來的傳統!是天子治世的象徵!延綿至今,何曾斷絕?若以那耶穌降生為元年,那我大秦之正統何在?我皇之威嚴何在?這與奉外來之神為主,有何區別?此乃自降國格,動搖國本之舉啊!”

“林首輔所言極是!此舉萬萬不可!”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百姓只知永樂天子,誰知那耶穌是何人?強行推行,必致天下人心惶惶!”

一時間,反對之聲四起。

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歷法問題,而是觸及了華夏文明最核心的政治法統和文化自尊。

米哈伊爾坐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他沒想到,一個曆法問題,能引發如此劇烈的政治風暴。他看著朱高煦,想看看這位君主要如何平息眾怒。

朱高煦的臉上,卻不見半點慌亂。

他等所有人都說完了,才慢悠悠地開口。

“說完了?”

他站起身,走到林永康面前。

“首輔大人,我問你,史書上記載‘貞觀之治’,你可知是耶穌降生後多少年?”

林永康一愣,這個問題太過刁鑽,他只能搖頭。

朱高煦又問兵部尚書:“我朝太祖皇帝起兵,是耶穌降生後多少年?”

兵部尚書也答不上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