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64章 準備大湖區土著交往

朱高煦手指在簡陋的北美地圖上,於新鄭州西北那片廣闊的區域緩緩移動。大湖區,是他為自己的新帝國規劃的未來北境,能否順利納入版圖,將深刻影響帝國數十年的發展。

此事必須周密策劃,他心中清楚,此時的北美內陸,各土著部落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如後世那般強大的聯盟,彼此間衝突不斷。

這混亂的局面,對他而言,風險與機遇並存。若處置失當,貿然捲入部落紛爭,定居點便可能陷入持久的消耗,甚至激起所有土著的聯合對抗。

然而,若能巧妙利用這些部落間的矛盾,扶植一兩個地理位置重要、且對新明有所求的中小部落,使其成為新明在此區域的穩定支點,未來的回報將難以估量。皮毛、可能的礦藏、水路控制權,以及至關重要的人力,都可能因此得到保障。

他深知,在這些部落的殘酷爭鬥中,戰敗一方的下場通常極為悲慘,其青壯勞動力正是新明各項建設急需的補充。眼下開礦、築路、農墾,無一不缺人手。僅大明那遠渡重洋而來的移民和已歸化的少量原住民,增長速度遠不及他的預期。

倘若能透過外交手段,輔以貿易,甚至在必要時,動用少量精銳武裝,協助選定的“友好”部落獲取對其生存至關重要的勝利,以此換取他們手中的戰俘,充實新明的勞動力隊伍,這在他看來,是一筆極為划算的投入。用最小的軍事風險,換取最大的戰略和經濟利益。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的是一名頭腦靈活、能言善辯的使者,而非只會衝鋒陷陣的武將。他需要有人能深入這些部落,洞察其內部虛實,遊說其首領,為我的國家爭取有利條件。

經過幾日反覆權衡,朱高煦心中有了人選。他吩咐親衛:“傳李愷。”

片刻之後,李愷應召前來。這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面容白皙。一路的艱辛並未磨去他眉宇間的靈氣,反而讓他比尋常儒生多了一分沉穩。

朱高煦記得此人,不僅口齒清晰,條理分明,而且反應敏捷,頗有見識。此前討論新京的具體事務時,李愷曾提出過幾條獨到見解,給他留下了印象。這樣的人,正適合去執行這項需要智慧和膽識的任務。

“臣李愷,參見殿下。”李愷躬身行禮,態度恭謹,心中則在迅速思索著殿下召見的緣由。他近日並無差錯,也不曾聽聞有何針對自己的風聲,莫非是有什麼要事?

“李愷,叫你來,是有一樁關乎我們定居點北境開拓的重任要交予你。”朱高煦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他手指著牆上那副巨大的、日漸完善的北美輿圖,徑直點向新鄭州西北那片廣闊的藍色區域——“安大略湖”及其周邊。這幅圖,他親手繪製,每日都會增補細節,每一筆都傾注了對未來的期許。

李愷躬身肅立,心中已是波瀾起伏,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請殿下示下,臣萬死不辭。”他清楚,這“重任”二字,絕非尋常差遣。

“此去大湖區,首要目的,是建立初步的互相接觸。”朱高煦的指尖在地圖上幾個代表已知村落的點上虛劃,“你們要細緻觀察,物色一兩個可以為我所用,作為我新明‘代理人’的部落。這些部落,不能太強,免得尾大不掉;也不能太弱,否則朝不保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其中分寸,你要自己把握。”

“其次,儘可能詳盡地收集各部落間的衝突情報。他們的名稱、大致分佈、人口數量、兵力強弱,尤其是他們之間誰和誰是死仇,誰和誰又有聯合的苗頭,這些都要一一記錄在案,越細越好。最好能搞清楚他們為何結仇,為了女人,還是為了獵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他頓了頓,拿起桌上的涼茶呷了一口,目光深邃:“此行也是一次文化上的試探。要潛移默化地推廣我漢家文化,讓他們對新明產生嚮往與認同,為日後真正的同化打下基礎。

讓他們知道,跟著我們,有好日子過。最後,也是長遠之計,為我們未來開採湖區的礦產資源——如果那裡有的話,以及獲取皮毛資源做好前期勘察,這些名貴的皮毛以後也可以當作進貢給大明。”

李愷聽得心潮澎湃,這幾乎是在一片未知之地,為新明帝國開疆拓土的先聲。但也知道此行兇險,那些土著部落可不是溫順的綿羊。

“殿下,臣明白。只是此行深入未知之地,當以何策行事?若遇不測,又當如何?”

“安全第一。”朱高煦的語氣不容置疑,“我會為你配備十名最精銳的軍士作為護衛,人手一支火銃,外加最鋒利的刀刃,還有隨行馬匹也配齊。再添兩名通曉博物、粗通醫術的儒生隨行,他們既能記錄風土人情,也能應付些小病小災。

一旦遭遇部落間的武裝衝突,立刻撤離,嚴禁主動介入任何爭端。你們的身份是觀察者,是貿易者,是外交使節,不是戰士,更不是什麼救世主。記住,別人的戰爭,我們只看熱鬧,或者……撿些便宜。”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只有李愷才能體察的深意。

“接觸策略上,先從中小型部落入手。這些部落往往實力有限,需求更為迫切,也更容易控制。要時刻擺出‘平等貿易’的姿態,保持中立形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