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75章 船隊回到大明

他小心翼翼取出一個紙包。

拆開紙包,露出二十來支細小圓筒。

圓筒用薄韌麻紙捲成,兩端切口整齊,露出內裡切碎的焦褐色菸絲。

“此物,名曰‘捲菸’!”孫旭東得意洋洋,向滿朝文武宣告。

他聲音洪亮,滿是自豪。

“此物以神奇‘菸草’之葉,經特殊法子炮製,切成細絲,再用特製紙張卷制。”

“取火折點燃一端,從另一端吸其煙氣,可驅寒除瘴,振奮精神,賽過活神仙!”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一支捲菸。

又拿起一個陶製器具,比劃著。

“這個小玩意兒,叫‘菸斗’。”

“也可以把那些菸絲直接塞到這個小鍋鍋裡頭,點著了吸,味道更衝,更過癮!”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譁然。

用紙卷著草葉子點火吸菸?

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禮部尚書呂震眉頭緊鎖。

一股淡淡的,卻又有些刺鼻的特殊氣味從那些“捲菸”上散出,讓他頗為不適。

工部一位侍郎對孫旭東手中那個粗陋的陶製菸斗更感興趣。

那玩意兒與他平日見慣的宮廷精瓷玉器,天差地別,透著一股原始粗獷。

一些思想開放的年輕官員,臉上露出濃濃的好奇。

而那些年高德劭、持重守舊的大臣們,大多面露不以為然,甚至有些鄙夷。

“此等吞雲吐霧之物,狀若邪魔,恐非正道,有傷風化。”

有御史已開始低聲議論,準備稍後上本參劾。

朱棣高坐龍椅,看著殿中介紹菸草的孫旭東,又掃視群臣各異的表情。

他深邃的面容上,情緒未顯,始終不發一言。

退朝之後,朱棣未立刻返回御書房,他徑直去了東宮。

太子朱高熾與太孫朱瞻基早已在此等候,準備請安。

“父皇安好。”

“皇爺爺安好。”

朱棣點了點頭,示意他們不必多禮。

他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很快,內侍將今日朝堂上展示的那箱“捲菸”、那個陶製菸斗,連同一些散裝菸絲,一併呈上。

朱棣饒有興致,拿起一支製作還算規整的捲菸。

他將捲菸置於鼻尖輕輕嗅了嗅。

一股辛辣中夾雜焦糖甜香的特殊氣味鑽入鼻孔。

“這便是高煦那小子信裡吹得天花亂墜的‘菸草’所制?”他問在旁的黃一峰。

黃一峰因要詳細解說這些海外奇物用法,特許留下。

黃一峰躬身答道:“回稟陛下,正是。”

“此為‘捲菸’,吸食相對簡便。”

“亦可將菸絲填入此菸斗之中吸食,風味各有不同。”

朱棣又拿起那個粗陶燒製的菸斗,在手中掂了掂。

入手頗沉,做工談不上精細,卻有別樣質樸。

他最終還是放下菸斗,對那紙卷的“捲菸”更感興趣。

“點上一支,朕來嚐嚐。”朱棣吩咐。

侍立一旁的內侍連忙取來燒旺的炭火盆和火折。

他小心翼翼點燃那支捲菸一頭,恭敬遞到朱棣面前。

朱棣學著黃一峰先前殿上演示的模糊模樣,將捲菸未點燃那端含入口中。

他用力吸了一口。

“咳……咳咳!咳咳咳!”

一股濃烈辛辣的煙氣,毫無徵兆,猛衝入他喉嚨肺腑。

朱棣猝不及防,頓時嗆咳不止,驚天動地。

臉膛漲得通紅,厚重龍袍也隨之震動。

“父皇!”太子朱高熾見狀大驚。

他連忙搶上前來,想為朱棣捶背順氣。

朱棣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礙。

好不容易,他才勉強止住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

額頭上已滲出一層細密汗珠。

“這……這玩意兒……比他孃的漠北狼煙還要嗆人!”

他緩過一口氣,有些狼狽,又有些哭笑不得,罵了句粗話。

太子朱高熾看著那支兀自冒著嫋嫋青煙的紙卷,滿臉憂慮與不贊同。

他猶豫片刻,還是拿起一支。

也學著朱棣的樣子,小心翼翼抿了一小口。

“咳咳……咳……”

朱高熾的反應不比他父親好多少。

也是一陣猛烈咳嗽。白胖臉龐漲得通紅。

他連忙用寬大袖袍掩住口鼻。

“二弟……二弟這怕不是……拿了什麼毒草來糊弄人吧……”

他一邊咳嗽一邊斷斷續續地說,聲音都有些變調。

他看那捲煙時,充滿了懷疑。

唯獨站在一旁的太孫朱瞻基,從始至終饒有興致觀察著一切。

見自己的皇爺爺和父親都被這小小紙卷嗆得狼狽不堪,他非但沒有退縮。

那雙明亮的眸子反而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彩。

“皇爺爺,父王,孫兒也想試試此物。”朱瞻基上前一步,開口請求。

朱棣看了看自己這個一向聰慧果敢的孫兒。

又看了看手中那支讓他又愛又恨的捲菸。

他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也好,你也試試看。”

朱瞻基接過一支捲菸,內侍連忙上前為他點上。

他將捲菸送到唇邊,吸了一口,竟未如他父親與祖父那般劇烈咳嗽,僅是眉頭輕蹙,便將一口青白煙氣從口鼻間悠然吐出。

煙霧在他年輕英俊的臉龐前繚繞,模糊了他的表情,卻平添了幾分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成熟。

他又吸了一口,這一次,吞吐之間,已然頗為從容。

幾口之後,朱瞻基將燃了小半的捲菸從唇邊取下,修長的手指在煙身上輕輕一彈,一小截菸灰精準落入旁邊的痰盂,動作嫻熟自然。

他微微眯起眼,細細品味著煙氣帶來的感受。

片刻,他才開口:“皇爺爺,孫兒覺得,此物初入口雖有些辛辣,但轉瞬之後,便有一股暖流自胸腹升騰,遍及四肢百骸,頭腦也清明許多,精神為之一振,倒有些像騎射前飲了上好參湯,渾身透著股勁兒!”

朱瞻基那熟練的撣灰動作,那副若有所思、頗為受用的神情,讓朱棣一時恍惚。

他腦海中浮現出另一個身影——少年時的朱高煦。

彼時的高煦,也是這般年紀,跨坐烈馬,縱橫獵場,回眸一笑,滿是桀驁不馴的銳氣與勃勃生機。

“哦?真有此等奇效?”朱瞻基的描述勾起了朱棣的興致,他又拿起一支捲菸,示意內侍點燃。

這一次,他學了乖,只淺淺吸了一小口,屏息片刻,再緩緩吐出煙氣。

喉間依舊有些辛辣,但確有一股奇異暖流在胸腹間升騰盤旋,緊繃的神經鬆弛不少,精神也似真的振作了些。

“嗯……這東西,倒確有幾分奇特。”朱棣放下捲菸,若有所思。

太子朱高熾在一旁,依舊滿臉不贊同與擔憂。

他素來體胖,畏熱喜靜,飲食清淡,對此等辛辣刺激、吞雲吐霧之物,實在提不起興致,甚至本能地排斥。

下朝之後,漢王朱高煦所獻的“捲菸”與“菸草”,在朝堂上引發不小的爭議。

一些老成持重的官員認為,此物吸食後吞雲吐霧,有傷風雅,氣味刺鼻,恐非良善之物,不宜在朝堂公然展示。

禮部尚書呂震更是態度鮮明:“此物來源不明,其效用未經太醫院驗證,輕易嘗試,恐有損龍體,亦恐引民間無知之徒效仿,敗壞風氣,遺禍無窮!”

工部一些官員則對那粗陋的陶製菸斗的製作工藝有了些興趣,琢磨著改良材質與造型,做得更精美些,或許能當個新奇擺件或賞玩之物。

而年輕的勳貴子弟和翰林院的年輕官員們,對此等能“提神醒腦”、“振奮精神”的新奇玩意兒頗為好奇,私下裡已開始交頭接耳,打探何處能弄些來嚐鮮。

朱棣對朝堂的議論與爭議,並未立刻表態,只是不動聲色地聽著。

他心中,另有盤算。

高煦信中,字裡行間皆是對人口和各類技術人才的極度渴求,請求朝廷派遣工匠、農人、醫師,乃至那些在國內鬱郁不得志的落魄文人、生活困頓的百姓,前往他那所謂的“海外豐饒之地”。

翌日,朝會之上,朱棣開始傳達旨意。

“傳朕旨意。”朱棣沉吟片刻,終於開口,“著戶部、工部,立即挑選精明幹練之官員及各類技藝精湛之工匠、熟悉農事之老農,攜帶各類優良糧種、農具、工具,隨漢王船隊及鄭和後續船隊,一同前往漢王就藩之地,助其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發展民生。所需船隻、人員、物資,皆從優撥給,不得有誤。”

此旨一下,不少官員心中一動,這不僅僅是支援漢王,恐怕也是將國內一些不安分或多餘的人口,尋個由頭髮配出去。

“至於那‘菸草’……”朱棣頓了頓,繼續道,“先交太醫院查驗,並少量試用於軍中,看其具體效用如何。未有明確結論前,不可輕易在民間流傳,以免滋生事端。”

旨意一下,文官集團立刻開始忙碌起來,挑選前往漢王封地的人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