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84章 與秦法異?

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如果真能做到“以法護民產”,那對於抑制官吏腐敗,激發民間活力,將會有難以估量的好處。

一位多與商賈接觸的來自大明南方的儒生,與商賈多有接觸的官員出聲道。

“殿下此言,若能落實,必能極大提振商賈之心。”

“商賈逐利,最怕官府盤剝,朝令夕改。若有法律明確保其財產,他們才敢放手經營,貨通天下。”

眼見眾人對“徵稅權與財產權”的討論陷入了具體的利弊權衡,朱高煦適時地將話題拉回到了憲法與秦法的區別上。

“方才有言,此法類於暴秦‘苛律奪民’。”

“此言差矣。”

他斷然駁斥。

“秦法之弊,在於其以嚴刑峻法馭民,動輒連坐,民不堪其苦。”

“其權責,全向君主一人傾斜,萬民不過是君主實現其野心之工具,如芻狗般可以隨意犧牲。”

“此乃暴政,非孤所取。”

朱高煦的聲音變得鏗鏘有力。

“孤今日所倡之憲章,其根本在於‘新’!”

“新法並非苛責於民,而是要建立一個清晰、穩定、可預期的法律框架。”

“此憲章,首先是規範國體,明確君、臣、民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使得國家機器的運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此憲章之下,方會制定諸如稅法、商法、民法、刑法等具體法律,以處理具體事務。”

“其立法精神,並非以嚴苛為目的,而是以公平為基石,以秩序為保障,以發展為目標。”

“這與秦法那種單純依靠高壓統治,將一切權力集中於君主,視民如草芥的框架,有著本質的不同!”

朱高煦的這番話,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他巧妙地將“新法”與“秦法”區分開來,強調了憲章的制度構建功能,而非單純的刑罰工具。

這讓一些原本心存疑慮的儒生,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他們意識到,殿下所說的“法”,似乎與他們認知中的“法”有所不同。

它更像是一種規則,一種契約,一種構建國家大廈的藍圖。

議事堂內的氣氛,從最初的震驚、質疑,逐漸轉向了深思和激烈的辯論。

朱高煦看著眼前這一切,心中瞭然。

思想的碰撞,是變革的開始。

他要做的,就是引導這場碰撞,走向他所期望的方向。

眼看日頭偏西,爭論依舊不休,朱高煦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今日之辯,諸君暢所欲言,甚好。”

“孤知曉,制定憲章,乃開天闢地之大事,非一朝一夕可成。”

“今且辯理,不決實務。”

“十日之後,本王會親自草擬一份憲章初稿,列出綱目條款。”

“屆時,再請諸君過目,逐條批駁,集思廣益,務求盡善盡美。”

他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也給了眾人一個緩衝和思考的餘地。

此言一出,堂下眾人皆躬身領命。

無論他們內心作何感想,都明白,這位漢王殿下,不,未來的大秦之主,已經下定了決心。

夜色漸深,漢王府,不,未來的大秦皇宮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

朱高煦摒退了侍從,獨自一人坐在寬大的書案後。

案上鋪著雪白的紙張,他親手執起一支炭筆,蘸了蘸墨,凝神片刻。

窗外,新京的夜空星光如沸,明亮而深邃。

那金幣上“日月星三辰”的圖騰,彷彿與這漫天星斗遙相呼應,預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筆尖落在紙上,穩穩地寫下了憲章的第一句——

“大秦之國,以法為綱……”

與此同時,新京城內的幾處茶寮酒肆,燈火亦未全熄。

一群群儒生仕子,三五成群,圍繞著今日議事堂內的驚天鉅變,低聲密議。

一間僻靜的茶寮雅室內,幾位鬚髮皆白的老儒圍坐一桌,個個面帶愁容。

“唉!”一位老者長嘆一聲,聲音中充滿了憂慮,“殿下此舉,雖言是為了萬世基業,可這憲章若無三綱五常為註腳,以禮入法,恐將禮崩樂壞,人心失序啊!”

“正是,”另一位老儒附和道,“祖宗之法,自有其道理。如今盡數拋卻,另起爐灶,萬一根基不穩,豈非自毀長城?”

他們憂心忡忡,覺得傳統的道德秩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對朱高煦似乎想重用法家的疑慮。

而在另一間更為熱鬧的酒肆角落,一群年輕計程車子則顯得興奮異常,面色潮紅。

“痛快!當真是痛快!”一個年輕書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大聲道。

“殿下此番‘依法治國’之論,石破天驚!何其壯哉!”

“若此憲章真能如殿下所言,明確權責,保障民產,那我大秦,必將迎來前所未有之盛世!”

另一位平日裡便對法家學說頗有涉獵的青年士子,更是雙目放光。

“昔日商君變法,使秦國強盛,韓非子集法家大成,論述治國之道。”

“今日殿下欲立憲章,開創全新法統。我等若能參與其中,獻計獻策,他日此法若成,豈非也能名垂青史,比肩古之賢哲,開創我大秦萬世不易之法統!”

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嚮往。

在他們看來,朱高煦提出的憲法理念,不僅僅是對舊制度的革新,更是一個建功立業,實現自身抱負的絕佳機會。

一場圍繞著“法”的深刻變革,已然在這片新大陸上拉開了序幕。

舊有的觀念與新興的思想,保守與進取,正在激烈地碰撞。

而朱高煦,這位來自異時空的穿越者,正手握時代的舵盤,引領著這艘名為“大秦”的巨輪,駛向波濤洶湧的未知遠方。

他知道,前路必然不會平坦,儒法之爭,只是剛剛開始。

但他更清楚,一個以法為基石的國家,才能真正凝聚人心,釋放出這片大陸無窮的潛力。

他的長子朱瞻壑,此刻或許正在校場的燈火下苦練武藝。

未來,這個少年將要守護的,不僅僅是朱家的江山,更是一個以法律和秩序構建起來的,強大的大秦帝國。

朱高煦放下手中的炭筆,揉了揉有些酸澀的手腕。

書案上的憲章初稿,剛剛開了個頭。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工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