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朱高煦就傳喚自己的心腹幕僚來開一個會議,討論重要的事項
...........
書房之內,燈火通明,心腹幕僚也漸漸到齊。
朱高煦指著桌案上幾份草擬的文書,對著面前幾位心腹重臣,開門見山。
“諸位,今日召爾等前來,只為一事——新大陸定居點的貨幣。”
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
“茶葉已能自產,絲綢也織了出來,各處定居點之間的貿易日益增多。”
“然,金銀稱重,終究不便。”
“從大明帶來的銅錢碎銀,成色不一,稱量繁瑣,已然成了商貿的掣肘。”
“更不必說,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鑑,本王絕不容許在新大陸重演!”
幾位心腹聞言,神色皆是一肅。
寶鈔之濫,早已是天下皆知之痛。
一位主管財政的心腹躬身道:“殿下所言極是。無穩定之貨幣,則市場不興,民心不定。還請殿下示下。”
朱高煦微微頷首,拿起一張繪有圖案的紙張。
“本王欲鑄‘新明通寶’,立金、銀、銅三等貨幣之制。”
“黃金為頂,用於國際大宗、國家儲備及重大封賞。”
“白銀為主,用於日常大額交易、稅收、官俸軍餉。”
“黃銅為輔,滿足民間零用。”
他將圖紙展開,眾人湊近細看。
“此乃金幣。”朱高煦指著第一枚圖樣,“分五錢與一錢兩種。”
“正面鑄重量標識一錢或者五錢,背面,則刻‘日月星三辰’!”
“日、月、星辰,天地之精華,象徵天命所歸,大明江山永在!”
“這五錢金幣的邊緣,再加鑄一圈北斗七星的暗紋。”
“此為本王對天文曆法之重視,亦寓意指引帝國航向星辰大海!”
一位久隨朱高煦,深知其胸懷的將軍,不由讚道:“日月星辰,北斗高懸!殿下此意,氣魄恢宏!”
朱高煦繼續介紹:“此為銀幣,亦分五錢、一錢。”
“其背面圖案,本王思慮良久,定為‘雙頭雄鷹’!”
眾人聞言,略感詫異,雙頭鷹,這在中原圖騰中可不常見。
朱高煦解釋道:“這雙頭鷹,一頭東望,時刻警醒我等,華夏乃文明之根,縱使遠隔重洋,亦不可忘本。此亦為本王‘內帝外王’之策,預留一線。”
“另一頭則西顧,俯瞰我新明萬里疆土,象徵帝國在此新大陸開拓進取,融合永珍之決心!”
“鷹之一爪,緊握利劍,代表帝國武備,用以開疆拓土,保境安民,此乃立國之基石!”
“另一爪,則緊握一束飽滿麥穗,象徵農業民生,寓意國富民強,武備與農耕並重!”
主管財政的心腹撫須沉吟:“雙頭鷹,一望故土,一瞰新邦;一手持劍,一手握穗。殿下此設計,寓意深遠,將我新明之志,盡數囊括其中!”
“正是如此。”朱高煦對這解讀頗為滿意。
“最後是銅幣。”他指向第三種圖樣。
“銅幣最貼近百姓日常,其背面,就鑄一個古樸厚重的‘大鼎’!”
“鼎,乃國之重器,象徵穩定、傳承與正統。”
“本王要讓每一個使用這新明銅錢的百姓,無論漢移民還是歸化土著,都潛移默化地接受——這片新大陸,即為華夏之延伸!‘新大陸即華夏’的信念,要透過這銅錢,融入骨血!”
一位負責民政的官員激動道:“大鼎鎮九州!殿下此舉,於凝聚人心,強化華夏認同,實乃神來之筆!”
朱高煦話鋒一轉,面色嚴肅起來。
“這貨幣要通行天下,防偽至關重要。”
“本王要求,所有新幣,無論是金、銀、銅,其邊緣必須鑄出九十九道精密的鋸齒!”
“九十九齒!”眾人皆是心頭一凜。
以當世之工藝,要鑄造如此精密的齒紋,何其艱難!
朱高煦道:“這九十九道齒紋,便是技術壁壘!”
“本王已著人研究,兵工廠鍛造神威銃槍管的精密工藝,或可借鑑用於鑄幣模具的製造。”
“此事,必須攻克!如此,可最大限度杜絕私鑄與銼邊盜金銀銅之惡行!”
“交易之時,無需反覆稱重驗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商貿才能真正活起來!”
“至於私鑄,”朱高煦語氣轉冷,“凡私自熔鍊官幣、私鑄偽幣者,一經查實,即以等同叛國的‘製售假幣’重罪論處!”
“主犯,斬立決,絕不姑息!”
“從犯及知情不報者,一律流放西邊山脈的的煤礦,罰其勞作改造!”
嚴酷的法令,讓書房內的空氣都凝重了幾分。
但無人反對,亂世用重典,新朝立基,更需鐵腕。
主管財政的心腹問道:“殿下,新幣推行,當如何著手?”
朱高煦早有腹案:“第一階段,先在新京、哈瓦那、以及未來東海岸重要港口新杭州,此三地設立‘官方銀行’。”
“強制規定,所有關稅、鹽稅等國家重要稅收,必須以新幣繳納。”
“民間所存大明銅錢、散碎銀兩,準其到官方銀行兌換新幣。”
“不過,兌換之時,需加收百分之五的‘火耗’。”
“此舉,一為回收舊幣金屬,用以重鑄新幣;二為促使民眾儘快接納新幣,逐步將市面雜幣、劣幣淘汰出局。”
“軍餉的發放,亦將全面改用新幣。”
“尤其是銅幣,要確保士兵們領到軍餉後,可以在軍中設立的官倉,以平價兌換到足額的米、鹽、布等生活必需品。”
“如此,方能穩定軍心,更能讓新幣透過軍隊這個龐大的群體,快速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穩固基層的購買力。”
一位將領聞言,大喜道:“殿下英明!軍餉以新幣足額髮放,且能平價購得所需,兵士們定然感恩戴德,士氣必然大振!”
朱高煦繼續道:“這套貨幣,國家信用為其背書,承諾每一枚貨幣的金屬含量,並以此作為貨幣交易的標註,不必稱重。”
“但允許其實際金屬價值,微低於其面值,每次製作的金屬貨幣總歸有些誤差,可以向民眾如此解釋,這之間的差額,便是‘鑄幣稅’,乃國家發行貨幣的正當收益,亦是維持鑄幣體系運轉的經濟基礎。”
“為此,需設立‘鑄幣局’,初期直屬本王管轄。”
“其首要任務,便是儲備足夠的金、銀、銅。”
“古巴島發現的銅礦,只是開始。”
“未來,阿巴拉契亞山脈,乃至更西邊的廣袤土地,都等著我們去勘探,金礦、銀礦,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與土著部落的貿易,也要有意識地換取貴金屬。”
眾人聽著朱高煦描繪的藍圖,心潮澎湃。
那名心腹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他小心翼翼地開口:“殿下,此貨幣體系一旦推行,各定居點經濟必將加速整合,擰成一股真正的力量。”
“殿下前些時日,命人秘密趕製的那件九章紋太子龍袍……”
他說到此處,聲音不自覺地壓低了些。
其他幾位心腹也是神情一動,呼吸都放輕了。
朱高煦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不錯。”他沒有否認,“一個穩固的中央財政,才能支撐起它所代表的權力。”
他拿起那枚繪有“日月星三辰”的金幣圖樣,輕輕彈了一下。
“這金幣上的日月星辰,不僅僅是天命所歸。”
“將來,待我新明真正屹立於這片大陸,它,或許會成為我朱氏皇族,在這新世界的徽記!”
“為我華夏子孫,開創一個萬世不移的基業!”
此言一出,書房內落針可聞。
他要在這片新大陸上,再造乾坤,建立一個真正屬於華夏,也屬於他朱高煦的,無上帝國!
“我等,願為殿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眾人齊齊躬身,聲音鏗鏘有力,透著一股開創歷史的激昂。
朱高煦抬手虛扶:“諸位請起。”
“鑄幣之事,關乎國運,需即刻著手,務必精益求精。”
“本王要讓這新明通寶,隨著帝國的艦隊與商隊,流通於四海,播撒我華夏文明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