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90章 船隊歸航

永樂九年夏,大秦帝國在新大陸的各項國策,正有條不紊地推行。

天京衛港口外,海天一線處,終於探出了幾點模糊的暗影。

暗影由遠及近,漸漸清晰,化作高聳的桅杆,鼓脹的風帆。

先是一支船隊,船影綽綽。緊隨其後,又是一支!

時隔兩年多,這兩支承載著無數期盼的船隊,終於一前一後,駛回了新京的懷抱。

船身之上,風霜滿面,那是大洋波濤贈予的刻印。與離去時相比,隊伍中赫然多了幾十艘大小不一的隨行船隻,顯然滿載而歸。

“船隊!是船隊回來了!”

這訊息似生了雙翼,從碼頭呼嘯著撲向市集,由市集鑽入街頭,轉眼間便匯成一股人潮的喧囂,湧向了監國太子朱高煦的府邸。

朱高煦彼時正對著一張新京城區規劃圖凝神,聞聽親衛急報,手中筆在圖紙上劃出一道短促的痕跡。

他猛地抬起頭,聲音裡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果決:

“備馬!傳內閣輔臣,戶部、兵部、工部尚書,立刻隨孤前往天京衛!”

不過一盞茶的工夫,一支數十騎的隊伍便自新京城門呼嘯而出,馬蹄捲起煙塵,直奔天京衛港口。

隊伍最前方,一面旗幟在北美大陸的陽光下狂舞,色彩濃烈,圖案懾人。

正是大秦帝國新制國旗——雙頭鷹日月龍旗!

此刻,旗艦的甲板上,船長孫旭東正猴急地扒著船舷,伸長了脖子往岸上張望。

他一眼就鎖定了那面在風中擺動的奇特旗幟。

“嚯!俺的個親孃乖乖!岸上那是個啥玩意兒的旗號?花裡胡哨的,跟咱們那會兒掛的龍旗可不是一個路數!不過……嘿,你別說,瞅著還真他孃的帶勁兒!”

孫旭東那大嗓門,即便隔著海風,也清晰可聞。他抬手使勁撓了撓自己的頭髮,一臉的懵圈與好奇。

另一艘旗艦的船長黃一峰,卻沒有孫旭東那般咋呼。

黃一峰只是微微眯起眼睛,一言不發地端詳著那面旗幟。

雙頭鷹,日月,還有那熟悉的龍紋……每一個圖案都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黃一峰心頭一動,暗忖:這兩年多光景,殿下在這片新大陸上,怕是真個捅破了天,幹下了不得的大事。

他們此行,不僅帶回了堆積如山的航海日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萬里之外的大明故土,輾轉引來了數千名翹首以盼的移民。

沉重的船身在水手的號子聲中,緩緩靠向碼頭。粗壯的纜繩帶著呼嘯,被拋上岸樁。跳板“哐當”一聲,穩穩搭在了船舷與碼頭之間。

港口官員早已在岸邊肅立,見兩位船長現身,立刻躬身迎上。

黃一峰與孫旭東二人,並肩疾步走下跳板。

腳剛踏上堅實的土地,一個帶著笑意的洪亮聲音便撲面而來:

“一峰,旭東,可算把你們給盼回來了!這一路,風裡來浪裡去,辛苦了!”

朱高煦早已等候在碼頭最前沿,此刻排開眾人,大步迎上,臉上是掩不住的熱切與喜悅。

他伸出有力的雙手,分別在黃一峰和孫旭東的肩膀上重重一拍。

“你們,都是我大秦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這稱呼,讓兩人都是一怔。

“殿下!”

黃一峰和孫旭東反應過來,連忙躬身,便依著舊日禮節跪拜。

“免禮!起身!”

他目光炯炯地打量著二人被海風吹得黝黑粗糙的面龐,隨即抬手指了指身後那面在風中如戰鼓般擂動的旗幟,聲音裡帶著一股壓抑不住的激昂:

“你們且看仔細了!此乃我大秦國之旌纛——雙頭鷹日月龍旗!”

“這兩年多的時間,我在此地重新擬訂了一個新的國號,建立了新的政府,乃至新的法律!”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聲若洪鐘:

“我等,承華夏之正朔,應天命之召喚,於此北美大陸,另立新朝!國號——大秦!”

“孤,朱高煦,蒙上天垂憐,百官擁戴,暫領大秦監國太子之位,仍奉我父皇為大秦開國太祖高皇帝!”

“大秦?!”

孫旭東眼珠子差點從眼眶裡彈出來,下巴頦直接掉在了地上,半天合不攏。

“監國太子?!”

黃一峰也是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僵住了。他設想過無數種可能,殿下可能會自立為王,甚至更進一步,卻萬萬沒想到,竟是直接開國建制,還成了“監國太子”!

這……這何止是翻天覆地!

兩人你看我,我看你,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駭然與迷茫。

朱高煦將兩人的神情盡收眼底,朗聲一笑,驅散了碼頭上的凝重:

“此事千頭萬緒,非一言能盡。走,先隨孤返回新京,咱們關起門來,孤再與你們細細分說。有的是時間,讓你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兩年多發生的所有事情。”

........

一行人返回新京的臨時議政廳。

這裡依舊簡樸。

待眾人落座,茶水奉上。

朱高煦先對黃一峰發問。

“一峰,你先說說此行的成果。

黃一峰躬身領命。

從隨身攜帶的防水皮囊中,取出一卷厚厚的航海日誌,以及數張用油布精心包裹的紙質地圖。

“啟稟殿下,臣此行基本依照殿下所規劃之新航線,橫渡大洋。”

“途中,於大洋之中,發現一處群島,共有九座大小島嶼,皆為火山岩構成。”

他攤開一張繪製精細的地圖。

“此圖便是臣組織人手測繪的群島總圖及主島詳圖。”

“主島之上,淡水充沛,更有一處天然深水良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朱高煦接過地圖,手指在圖上緩緩劃過,細細審視。

群島的地理位置,火山岩的特徵,天然深水港。

他心頭一動,這不就是後世的亞速爾群島。

原時空線上葡萄牙還需要十幾年才能發現這組群島,現在這個島上應該沒有歐洲人的活動。

朱高煦的語氣透出讚賞。

“好。一峰,你做得很好。”

“此群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乃是我大秦橫跨大洋的天然跳板。”

“你發現此島,功不可沒。”

黃一峰接著又讓人抬出兩個沉甸甸的木箱,將木箱放置於廳前。

“殿下,臣抵達應天府後,面陳聖上。”

“陛下龍顏大悅,對殿下在海外開疆拓土,獻上菸草奇物,大加讚賞。”

“特命臣帶回兩套完整的《永樂大典》副本,賜予殿下。”

“其中多有農事、工技、軍事等重要典籍,陛下言,或可對殿下在海外經營有所裨益。”

“《永樂大典》。”

朱高煦的聲音裡帶著一股強抑的激動。

他小心翼翼地開啟箱蓋,那些熟悉的函套映入。

一股暖意湧上心頭。

這些典籍,對於百廢待興的大秦,尤其是農事、工技、軍略方面,不啻千金。

“父皇聖明。”

朱高煦輕聲感慨,隨後將注意力投向孫旭東。

“旭東,你那邊情況如何。”

孫旭東一聽,立刻來了精神,猛地一拍大腿。

“殿下。您是不知道啊。”

“瀛角城那邊,全是人。烏泱泱一片。”

“足足一萬多張嘴等著吃飯呢。那李鶴捧總督,正對這件事發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