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146章 印刷機

新京,監國太子莊園。

朱高煦獨自一人待在書房裡,巨大的書案上沒有奏章,沒有公文,只有一張攤開的白紙。

他用一部《大秦標準字典》和“俗體字”的概念,掃清知識傳播的門檻,但這只是第一步。

他需要一個能將思想、知識、法律,乃至他個人意志,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複製千萬遍的工具。

一個能真正開啟民智,也能統一思想的終極武器。

他手中的毛筆,蘸飽了墨,卻遲遲沒有落下。

腦海中,那些來自另一個時空的,模糊的歷史書插圖,正在不斷地閃回、重組。

古登堡印刷機……

那是一個笨重的,由木頭和金屬組成的機器。

他不是工程師,更不是機械設計專家。他對這臺機器的記憶,僅限於幾張粗糙的圖片和幾段簡略的文字描述。

“媽的。”

朱高煦低聲罵了一句,終於落筆。

毛筆的筆尖在紙上游走,勾勒出笨拙而怪異的線條。

一個巨大的木質框架,像個加固過的四方桌子。框架上方,是一個螺旋結構,下面吊著一塊沉重的壓板。這東西的原理,他大概記得,像是榨葡萄汁或者榨油的壓榨機。

壓力,對,核心就是壓力。

他畫出壓板下方的工作臺,可以推進去,再拉出來。

工作臺上,放著一個裝著無數小方塊的盤子。

那些小方塊,才是真正的靈魂。

鉛活字。

北宋的畢昇早就搞出了泥活字,可那玩意兒太脆弱,經不起反覆使用,更經不起螺旋壓力機的巨大力量。必須是金屬的。

鉛,或者錫,或者兩者的合金。熔點低,容易鑄造,又有一定的硬度。

他畫得滿頭是汗。

很多細節,他根本想不起來。螺旋杆的螺距應該是多少?壓板要多重才能保證壓力均勻?活字要用什麼比例的合金,才能保證印出來的字跡清晰,同時又足夠耐用?

他畫了又塗,塗了又畫。一張好好的宣紙,很快就變得一團糟。

這東西,比指揮一場海戰要難得多。

海戰的敵人是人,人的行為有邏輯可循。可這臺機器,面對的是物理定律,錯一點都不行。

“操!”

朱高煦煩躁地將筆扔在桌上,墨點甩得到處都是。

他站起身,在書房裡來回踱步。

強行命令工匠去做?不行。對著一張連他自己都覺得漏洞百出的圖紙,最好的工匠也只能造出一堆廢物。

他必須找到對的人,然後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一起把這個東西“想”出來。

他需要的是頂級的工匠,是那種一輩子跟木頭和金屬打交道,能從一堆零件裡看出門道的老手。

他走到門口,對外面的親衛吩咐道:“去,把最好的鐵匠,還有最好的木匠,給孤找來。要手藝最絕的,腦子最活泛的!”

親衛領命而去。

朱高煦回到書案前,看著那張塗抹得亂七八糟的圖紙,重新拿起筆。這一次,他不再糾結於具體的尺寸和結構,而是開始分門別類地標註。

“主體框架,須用最堅硬的木料,卯榫結構,能承千斤重壓。”

“螺旋壓力杆,鐵鑄,螺紋需精密,轉動順滑。”

“活字!鉛錫合金,需反覆試驗。關鍵在於鑄造字模,所有活字大小必須分毫不差!”

“油墨,需重新調配。傳統水性墨不適用於金屬活字,需改用油性……”

他將一個個技術難點,用最直白的話寫下來。他提供的是概念,是方向,而實現的細節,必須交給專業的人。

半個時辰後,兩名匠人被帶到了莊園的書房外。

一個身材壯碩的鐵匠,李成。

另一個則瘦高一些,手指修長有力,身上帶著一股好聞的木頭清香,是公認的第一木工,艾木。

兩人都是各自領域裡說一不二的人物。可此刻站在監國太子的書房門口,卻緊張得手心冒汗,連大氣都不敢喘。

“進來。”

書房裡傳來朱高煦的聲音。

兩人整理了一下衣冠,懷著忐忑的心情,邁步走了進去。

書房很大,光線明亮,但他們不敢四處亂看,一進門就跪倒在地。

“草民李成(艾木),叩見殿下!”

“起來,賜座。”朱高煦的態度很溫和,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朱高煦也不廢話,將那張畫滿了草圖和標註的紙,推到他們面前。

“看看這個。”

李成和艾木湊了上去,腦袋幾乎碰到一起,仔細端詳起那張古怪的圖紙。

一看之下,兩人都愣住了。

圖上的東西,像桌子又不是桌子,像某種刑具又不太像。結構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個架子加個螺旋杆。可說複雜也複雜,上面各種標註,什麼“活字”、“字盤”、“油墨”,都是他們聞所未聞的東西。

“這……殿下,恕草民眼拙,這是個什麼物件?”木匠艾木小心翼翼地開口。他看懂了那些木質結構,但完全不理解組合起來是幹嘛的。

鐵匠李成則死死盯著那個螺旋壓力杆和下面標註的“鉛錫合金活字”,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此物,孤稱之為‘印刷機’。”

朱高煦站起身,走到兩人身邊,手指點在圖紙上。

“你們知道雕版印刷吧?一本書,要刻無數塊木板,耗時耗力,印個幾百本,版子就磨損了。孤要的這個東西,能把這個速度,提高十倍,百倍!”

他看向艾木:“艾師傅,這個木頭架子,你能不能造出來?孤的要求就一個,結實!要能承受住泰山壓頂的力道,十年八年都不能變形!”

艾木的眼神立刻變了。一提到他的本行,緊張感頓時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代的是一種專業匠人的自信。他伸出佈滿老繭的手指,在圖紙的框架結構上輕輕劃過。

“回殿下,如果用上好的鐵梨木或者硬柞木,用最牢固的透榫接合,別說千斤,幾千斤的力道也撐得住。只是……這個螺旋杆帶動的壓板,必須絕對平整,而且要垂直下壓,不能有絲毫偏斜,否則壓力不均,東西就毀了。這需要木工和鐵匠天衣無縫的配合。”

說著,他看向了李成。

朱高煦滿意地點點頭,又轉向鐵匠。

“李師傅,最難的部分,在你這裡。”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了“鉛錫合金活字”那幾個字上。

“孤要你,用金屬,造出幾萬個,甚至幾十萬個這樣的小方塊。每一個方塊上面,都刻著一個漢字。所有方塊的大小、高低,必須一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