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家學院的院長,格物苑的創始人。
朱雄英決定要親自給這幫格物院的學員們上第一課。
格物院的教室裡,所有學員們都神情亢奮的等待著。
直到皇孫殿下走進教室,學員們這才急忙起身施禮:“參見皇孫殿下!”
朱雄英笑著揮手道:“今日課堂之上沒有什麼皇孫殿下,有的只是格物院中的一名教師!
為了這一堂課,我可是特意為大家準備了點小玩意!”
說完後,便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凹凸鏡擺放在桌面上。
對於曾經的格物苑來說,這東西早就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但對格物院現有的學員們來說,他們還不知道這玩意的用處,所以感覺很是新穎,很是好奇。
只因為這些學員們現在實在是太嫩了。
所以,這堂課的主題,主打的就是一個通俗易懂。
“諸位且看。”
朱雄英拿起凸透鏡,對著窗欞透進來的日光緩緩移動,直到桌面上浮現出一團明亮的光斑。
他取過一片乾燥的桑皮紙置於光斑中央,不過三彈指的功夫,紙角便蜷起焦黑的邊緣,隨即騰起一縷青煙。
“嘶——”
教室裡倒抽冷氣的聲音此起彼伏。
郭宇前排的小個子學員忍不住伸手去夠鏡片,被身旁同窗一把按住,兩人眼神裡都燃著同樣的驚奇。
朱雄英放下凸透鏡,指尖叩了叩桌面:“此物能聚光生熱,諸位可知為何?”
郭宇起身時帶翻了木凳,忙扶穩了躬身道:“莫非是鏡片將散碎日光攏成一團?”
“然也。”朱雄英讚許點頭。
又取過凹透鏡疊在凸透鏡前,光斑頓時散成朦朧一片道:“那再看這個。”
他調整兩鏡間距,光斑忽明忽暗。
“光線如流水,遇凸則聚,遇凹則散,就像河道寬窄不同,水流速度亦有變化。”
這番比喻讓學員們茅塞頓開。
坐在末排的趙衡突然拍案:“學生曾見西域傳來的水晶鏡能讓字變大,想來也是此理!”
“正是。”朱雄英將兩鏡固定在木架上。
“用此二鏡組合,可調光線聚散。若將凸鏡在前,凹鏡在後,調節間距……”
他緩緩移動木架道:“諸位再看窗外。”
學員們齊刷刷轉頭,只見原本模糊的院外槐樹,此刻竟清晰得連葉片脈絡都歷歷可數。
郭宇快步湊到鏡前,驚道:“竟能將遠處景物拉至眼前!”
朱雄英環視眾人道:“這便是格物之妙,天地間萬物皆有其理,如風有風向,水有流向,光亦有其行止之道。
格物院要教的,便是尋這些道理的法子。”
話音未落,有個身著青布衫的學員起身:“殿下,若用此鏡觀測星象,豈不是能看清月亮上的陰影?”
朱雄英眸色一亮。
這學員名叫周顯,昨日登記時他注意到其籍貫是應天府欽天監附近,想來是受了家學影響。
“問得好。”
他取過紙筆,在案上畫出簡筆星圖道:“今夜若天氣晴好,我們便去觀星臺一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