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鋪子前就排起了長隊。
有孩子拉著母親的衣角,哭鬧著要吃荔枝;
有老人拄著柺杖,慢慢排在隊尾,臉上滿是期待;
還有些商人模樣的人,直接跟掌櫃的商量,想批次採購,運到其他地方去賣。
同一時刻,紫禁城御花園內,朱元璋正拄著柺杖緩緩散步,徐達陪在他身邊。
兩人看著遠處皇宮外熱鬧的景象,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元璋感慨道:“天德,你看這大明,如今真是越來越有生氣了!
以前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閒錢買荔枝這種南方珍果?
現在倒好,尋常人家的孩子都能嚐到鮮了。
咱這大孫兒,比朕當年想的還要周全。”
徐達躬了躬身,眼中滿是敬佩:“陛下說得是,皇孫殿下不僅懂政務,還懂民生。
就說那京西煤礦,當初臣還擔心礦工安置會出問題,沒想到殿下早就制定了章程,不僅給礦工發足工錢。
還建了學堂和醫館,讓礦工家的孩子能讀書,生病了能看病。
現在臣去京西巡查,看到礦工們臉上都帶著笑,這比什麼都強。”
朱元璋聽了哈哈大笑:“好!好!朕沒看錯人!你跟著朕打了一輩子仗,最清楚百姓的苦。
如今大孫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你我都能安心了。
對了,輝祖那孩子最近怎麼樣?聽說他把煤礦股份看得很緊,不肯輕易轉讓?”
徐達點頭道,“陛下英明!前幾日輝祖還跟我說起,成國公府的朱勇想求購股份,他沒答應。
臣也叮囑過他,這股份不是用來謀利的,是跟著殿下做事的憑證。
只要殿下需要,徐家隨時願意把股份的收益拿出來,支援朝廷辦事。”
朱元璋拍拍徐達的肩膀,眼中滿是信任:“朕信得過你,也信得過輝祖。
你們徐家,從來都是大明的忠臣。
現在朝堂上,有你這樣的老臣鎮著,有雄英這樣的年輕人挑大樑,大明的江山一定能穩如泰山。”
徐達心中感動,躬身道:“臣定當鞠躬盡瘁,輔佐陛下和皇孫殿下,為大明鞠躬盡瘁!”
兩人又在御花園裡聊了許久,從江南的荔枝種植;
聊到山西的鐵礦勘探,從鐵路修建的進度,聊到海外貿易的規劃。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皇宮的琉璃瓦上,映照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而此時的朱雄英,正在御書房裡跟工部尚書討論鐵礦開發的事宜。
工部尚書遞上一份地圖,指著上面的幾處地點說道:“殿下,經過勘探,咱們在山西、山東等地發現了幾處大型鐵礦,儲量豐富,而且礦石品質也很好。
只要投入人力物力開採,一定能滿足鐵路修建和兵器製造的需求。”
朱雄英看著地圖,手指在山西的位置點了點:“山西的鐵礦離京西煤礦很近,可以利用現有的鐵路運輸煤炭,降低開採成本。
另外,山東的鐵礦靠近海邊,可以透過海運運往江南,支援江南的製造業。
不過,開採鐵礦需要大量的人力,你們要制定詳細的計劃,既要保證鐵礦的產量,也要保障礦工的安全和待遇。”
工部尚書連忙應下道:“臣遵旨!殿下放心,臣已經讓人制定了礦工待遇標準,不僅給礦工發放足額的工錢,還會為他們提供住房和醫療保障。
另外,我們還會派專人負責礦工的安全培訓,確保開採工作順利進行。”
朱雄英滿意地點點頭:“好。鐵礦開發是大事,關係到大明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
你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儘快啟動開採工作。
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能因為開採鐵礦而破壞當地的生態,影響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