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

第1138章 一一三六章 太陽金字塔

艦隊出了峽灣,轉向東南,乘著盛夏暖流沿著越發荒涼的海岸線向東南方向持續航行數日。乾燥的熱風與單調的沙石景色令人倍感疲憊。就在船隊淡水補給需要再次補充之際,海風由峽口的狂烈漸轉為平和,天水相接處漸次浮現幾個綠意盎然的小島,如明珠散落在蔚藍海上——那是一組無人島嶼(瑪麗亞群島)。

「國公爺,夫人,那是‘中途之石’,」奇努克通事指著島嶼說道,「我們奇努克商人劃獨木舟南下,去往托爾特克之地貿易時,通常也會在這些島上歇腳,補充淡水和捕捉些海鳥、海龜。從這些島再往東南方向劃,距離托爾特克人的海岸,大約就只有二百多里了,算是最後一段相對好走的海路。祖先常劃獨木舟來到這裡,先休整,再趁著海潮去換取玉米與火石。」

王大虎聞言,精神一振。他下令船隊靠近主島,派遣小隊登陸勘察。島嶼不大,植被談不上豐茂,但確實有淡水水源,也有一些耐旱的灌木和零星果樹,海鳥種群豐富,周邊海域魚產也不少。

登島之後,只見山勢不高,遍佈灌木果樹,林間還有野鹿出沒,泉水自巖隙流下,澄澈如鏡。水手們迅速收集野果,捕撈淺灘的魚蝦,終於補足了在炎熱船艙中久缺的鮮食。

周蒙花仔細評估了島嶼的承載能力,對王大虎道:「虎子,此島資源,粗略估算,約可維持二百人長期駐守。有淡水,可耕之地雖少,但捕魚拾貝、飼養禽畜,加之儲備糧秣,足可建成一處穩固的中轉補給點。」

王大虎站在島上最高處,環顧四周。這裡位置關鍵,恰如通事所言,是北上南下航線的重要節點,也是未來進一步探索托爾特克地區的前進基地。

「好!此地便是海上門戶。若不先行佔下,日後或為諸部爭奪,反成後患。」他當機立斷,「就在此島修建一座水寨港口!留下兩艘風帆船、一百名軍士及必要的工匠駐守,平整土地,修建碼頭、倉庫、營房和簡易炮位。今後往來船隊,皆可在此休整補給,亦可為監視周遭海域之耳目!」

命令迅速下達。部分人員和物資開始卸船,建設工作隨即展開。王大虎將此島命名為「望託島」,寓意遙望托爾特克之地。

當下他下令以艦隊所攜木材石灰,連夜籌建一處水寨。工匠與士卒揮斧伐木,立起木樁與棧道;水手則在岸邊挖出儲水坑,築以石牆。寨子面向海灣,既可泊船,又便於監視四周水道。

奇努克嚮導們在旁觀望,彼此低語不已。對他們而言,這幾座小島原本只是中途休腳之地,如今卻被「神魚部落」築起堅固的營壘,氣象頓時不同。

「水寨一成,此地便是大明海門。」王大虎立於寨口,眺望波光粼粼的遠方海面,低聲對周蒙花道,「將來無論誰欲往返南北,都必須經我門下。」

安置好中轉基地後,主力艦隊再次啟程,懷著愈發強烈的期待,向著東南方向那片傳說中的土地駛去。

當「望託島」的烽火臺還在身後海平線上搖曳成一道淡痕時,艦隊已駛入一片完全陌生的海域。水溫明顯升高,舷窗外開始出現巨大的蝠鱝躍出水面,空氣裡瀰漫著某種熱帶植物腐敗的甜膩氣息。

艦隊自海中小島啟程,鼓帆南東,望見前方陸影漸近。奇努克通事說道:「此處便是托克爾特人的土地,古稱伊斯特蘭。」

然而船隊逐漸靠近,卻見沿岸盡是峭壁嶙峋,海浪拍擊如雷,竟無一處可泊。崖壁高聳,雲霧繚繞,林木自斷崖邊垂落,宛如一幅兇險天障。王大虎站在艦首,沉聲道:「此處雖為天險,卻非築城立國之地。我等尋找的乃是能容百船、出入便利的良港。」

又航行數日,根據奇努克通事的指引,他們應該已經接近了所謂的「托爾特克」海岸。然而,望遠鏡所及的岸邊,卻是連綿不斷的懸崖峭壁,浪濤拍打著礁石,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安全靠岸的天然港灣或河口。這片區域(大致對應今墨西哥米卻肯州海岸)地勢險峻,顯然不適合大型船隊停泊登陸。

在奇努克人口中「最後二百里」的航程裡,海岸線陡然變得嶙峋險惡。黑紫色的玄武岩懸崖如獠牙般啃噬著海浪,暗礁群在淺水下露出森然輪廓。「滄海龍吟號」不得不數次放出測深艇引導航行,有兩次甚至聽見龍骨與水下礁石摩擦的駭人聲響。

「看來托爾特克人並不臨海而居,或者他們的海岸並非處處宜於泊船。」周蒙花觀察後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