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列嶼的海風溫潤而帶鹹氣,遠望火山如柱,椰影成林,浪花拍岸。艦隊在此稍作休整,士卒得以補給新鮮果蔬與淡水,精神為之一振。
但在眾人將此視為「仙山勝境」之時,王大虎與周蒙花卻另有心思。他們並非僅以旅人之眼觀此地,而是以戰略家之心審度其價值。
在夏威夷群島補充淡水與新鮮食物的數日裡,王大虎與周蒙花並未沉溺於這「蓬萊仙島」的異域風情與土著供奉。作為優秀的戰略家,他們幾乎在登島後不久,便透過表面的祥和,瞬間洞察了這串群島所蘊含的、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一日傍晚,王大虎立於船首,遙指群山,對周蒙花道:「此島雖無金銀,田地亦不廣,但其地理,實乃天下第一寶。」
周蒙花心領神會,凝神回應:「官人是言,此處正居大洋之中,北望東勝神洲,東接北具蘆洲?此地若掌握,則來往皆可控矣。」
在「滄海龍吟號」的艦長室內,攤開著新繪製的草圖,王大虎手指重重地點在太平洋中心那一片孤懸的群島標記上,聲音沉穩而充滿力度:「蒙花,妳看此地!我等橫渡這無涯滄海,歷時數月,方從北具蘆洲抵達此處。其間萬里波濤,除卻偶遇風暴,幾無片板可依,無寸土可歇。而此『蓬萊列嶼』,恰如天造地設,正正盤踞於這大洋之心!」
周蒙花凝視海圖,螓首微點,介面道:「虎子所言極是。此處東望,是我等剛剛離開的北具蘆洲巨陸;西眺,則是萬里歸途,直指大明所在之東勝神洲。其位置之衝要,實乃連線新舊二洲的唯一天然跳板與必經之路!若在此建立穩固據點,設定倉儲,修繕船隻,則未來往來兩洲之船隊,無論是輸送移民、運載物資,抑或傳遞訊息,皆可在此獲得喘息與補給,航程之艱險與不測將大大降低。掌控此地,便等於扼住了整個北太平洋航線之咽喉!」
「正是此理!」王大虎目光銳利,「其地緣之重,遠超此地所出之瓜果豬肉。此地本身,便是最大的資源,是大洋之中樞,航途之鎖鑰!陛下與方首相若知此處,必視若瑰寶。」
兩人進一步分析眼前形勢,更覺此事可行且迫切。遂在艦中密議,列舉三重要點:
其一,戰略地位絕無僅有。夏威夷居於浩瀚太平洋正中,四顧皆無他陸。能為橫渡之舟提供淡水、糧食與休憩,是所有航程不可或缺之「中轉站」。掌握此島,等於掌握整條北太平洋航線的鑰匙。王大虎在筆記中明確記下八字:「大洋之中樞,航途之咽喉。」
其二,征服難度極低。諸島各部落各自為政,尚無一統之勢。技術層次遠遜於明軍,無論鐵器、火器,皆如天壤之隔。島嶼環境亦使得抵抗無可退避。僅需數艘戰船,即可震懾全島。
其三,資源次要,地利為先。夏威夷雖有豬肉、薯蕷、椰實,但遠不如北具蘆洲之沃土。然而,位置本身即為資源。周蒙花在地圖上重重圈下,喃喃自語:「此地價值,不在土產,而在天下交通。」
「觀此島土著,雖體格健壯,舟楫嫻熟,然各部散居,互不統屬,未有強力王權。」周蒙花依據觀察分析道,「其兵械尚處石木之世,與我鐵甲利炮相比,實有代差之別。且此為島嶼,四面環海,若生變故,其民無路可退,我軍進退卻皆可由艦船掌控,征服與控制之難度,遠低於在北具蘆洲大陸與那些擁眾數十萬的部落甚至初具國家形態的勢力周旋。」
然而,王大虎並未被戰略價值衝昏頭腦。他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船隊首要任務是返航,人手有限,絕不能在此時進行大規模的征服與殖民,那樣只會耗盡資源,拖累歸程,甚至引發不可預測的衝突。
「故此,」王大虎定下策略,「我等不可貪多求全,不必試圖征服全島。當務之急,乃是秘而不宣,詳加勘察,暗中布子。」
基於此評估,王大虎並未妄動征服,反而採取極謹慎的策略。他命測繪官仔細勘察:標記海岸線、潟湖、港口、水源地,記錄當地風向與洋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