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191章 蹣跚學步

“話是這麼說沒錯,只是今時不同往日,我在長安還有大量經書翻譯的工作未完,我又不能把那些梵文經典帶來揚州,可悲、可嘆啊!”

“師兄不必嗟嘆,退一步海闊天空,你胸懷大志,必有得展經綸的一天。”

“師弟你退隱田園,妻兒滿堂啊,師兄為你高興!”

“哎,一言難盡,家裡的是非也不比朝堂爭鬥來的少,這些女人啊......”樂山笑著嘆息道,“師兄來了揚州便好,我以後少不得去大明寺叨擾。”

“你是想到我那躲清淨吧!”圓敬拍著自己的光頭,哈哈大笑道,“這麼說來,還是出家人煩惱少些!”

二人正在寒暄,門外傳來鹿呦呦敲門的聲音。

“郎君,大師,飯菜已經準備好了,還請移步用膳!”

庭院裡的樹蔭下已經擺好了一桌宴席,韋雪、鹿呦呦、雲兒、寧兒都已經等在一旁,樂山請圓敬入座之後,大家才分主次坐下。

“大師,每逢初一、十五,我也會吃齋唸佛,這是專門吃齋飯時用的碗筷,還望大師不要介意。”韋雪特意將幾碟素菜放在了圓敬面前,圓敬雙手合十回禮。

“大師是郎君的師兄,就是我們的長輩,還請授我們一杯茶。”

“不敢,不敢,我與李施主雖曾為師兄弟,如今境遇確實天差地別,慚愧,慚愧。”

“師兄一心向佛,哪裡像我如此這般心猿意馬!”

“大師從長安來,京城裡可有什麼新鮮事?”

“長安的故事頗多,隨便說幾件與各位女施主解悶便是。代宗皇帝的女兒昇平公主下嫁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駙馬府便是原本那虢國夫人宅。”

“郭大人平安史之亂有功,利在春秋,代宗皇帝是懂得體恤的。”

“何止安史之亂,郭大人統率河南道節度行營,再次出鎮河中府,與僕固懷恩對峙於涇陽。郭子儀單騎去見回紇首領,責以大義,回紇退兵,僕固懷恩暴死,京城解嚴,可謂又是大功一件!”

聽說僕固懷恩暴死,席上的其他人都沒有說話,寧兒的父親史天賜在僕固懷恩帳下,如今卻不知下落如何。

“我曾在常山與郭子儀和李光弼有過一面之緣,有郭李這樣的良將,真是天佑李唐。”樂山不知道,當初如果自己選擇了另外一條反唐的路,是否也會是同樣的下場。

“可惜郭子儀辭了尚書令,自耕於河中。李光弼和兵部尚書李峴都已病逝,不過路嗣恭為朔方節度使,嗣公披荊棘,立軍府,威令大行。”

“南詔戰事平息,吐蕃遣使求和,確都是喜事,唯獨劍南節度使嚴武卒,其部將相互攻伐,蜀中新亂。”

嚴武是杜甫的好友,卻不知蜀中大亂,杜甫可曾安好。樂山心裡想起了在成都的那些日子,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鹿呦呦,鹿呦呦卻只顧著給別人夾菜,似乎故意不理樂山。

“看來天下並不太平,連成都都難逃戰火,幸好揚州未被波及。”韋雪也看了樂山一眼,估計提高嗓門說道。

“揚州能享太平也有有原因的。”圓敬沒有注意到樂山幾人的表情有異,繼續往下說道。

“師兄為何這麼說?”

“說起這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換了人,你們可知?”“我們一向不關心世事,卻不知師兄說的是誰?”

“說起這人,大娘子定然認識!”

“我?”韋雪有些驚訝,想要聽個究竟。

“正是,崔圓回京,任檢校尚書右僕射,新來的揚州長史乃是韋元甫。”

“原來是他,他出身京兆韋氏閬公房,確是與我同宗。”

“他得宰臣杜鴻漸推薦,拜尚書右丞,出任揚州長史、淮南節度使,封彭城郡公。”

聽到“彭城郡公”四個字,韋雪心中一緊,這是阿爺韋見素襲的爵位,沒想到阿爺離世之後,卻落到了旁人手裡。

“這韋圓甫頗有些本事,平盧司馬許杲作亂,韋元甫令副使張萬福追討之,杲懼,移兵江寧,揚州這才免遭劫難......”圓敬還在自顧自的說著,樂山卻已發現了韋雪的黯然,急忙舉杯用話題岔開了。

“師兄來了揚州,我便多了一個去處,以後不免時常去大明寺叨擾。”

“我無法將長安的經書帶來翻譯,但也不打算閒著。這揚州寺廟頗多,師弟若是方便,正可隨我一道把揚州的寺院都走一走。還記得我們當年在少林寺說過,我要遍訪高僧大德,將佛理融會貫通嘛。”

圓敬的話,讓樂山想起了當年離開少林寺的情景,自己想要追逐的真理和夢想已被戰火和俗世的的塵埃的覆蓋,而師兄還是懷揣一副矢志不渝的少年情懷。

“興聖寺、逮善寺、靜樂寺、東安寺、慧日寺、香山寺、龍興寺、延光寺、崇福寺、華林寺、決定寺、禪智寺、光孝禪寺、鎮國禪院、尊聖講寺、釋迦院、彌陀院、法義禪院、聖果院、既濟寺......”圓敬業從懷中拿出一個小冊子,如數家珍般的唸了起來。

至此之後,樂山多了一個去處,隔三岔五的跟著師兄圓敬在揚州的各個寺廟見雲遊,直到一年後圓敬又被遷往了河南思遠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