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33章 番外 貴霜銀幣

大部隊才行進了沒多久,那十批駝馬的屍體果然已經被吞噬的乾乾淨淨,只剩下森森白骨。幸好有骨咄祿帶著人拖著鮮肉在前引逗,群蛇才沒有回頭去攻擊蔣守忠的大隊人馬。

蔣守忠不敢有任何停留,催促著車馬尋行逐隊,快速透過,諾槃陀和萊瑞詩縮在馬車裡但聞得腥臭撲面而來,卻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狂奔了幾個時辰,大部隊才來到了蛇磧谷的邊緣,逐漸放慢了速度。回頭望去,剛剛追趕骨咄祿等人的蛇群已經回到了山谷,密密麻麻的恐怖如斯。

蛇磧再次被毒蛇封鎖,骨咄祿等人再也沒有機會穿過山谷了。這也是為什麼蔣守忠會把所有的水都留給了他們,十位勇士現在只能多繞行十日前往蘆葭泉,不知道在水盡之前能否趕到。

骨咄祿等人帶的水到第七日便喝完了,但幾人還是一路上挖沙找水,勉強堅持到了與蔣守忠匯合。

大家在蘆葭泉備足了飲水,歡欣鼓舞,再往東南走便是青海湖了,水草豐美之地,當可安心落意。可是誰也沒想到,在青海湖卻又一場更大的劫難在等著他們。

青海湖是從西域回往長安的中轉站,當蔣守忠帶領著的戰俘、商旅團隊接近青海湖的時候,探子來報,發現湖邊已經駐紮滿了大片的營帳。這些營帳呈多邊形,由黑色犛牛皮毛製成,一看就是吐蕃的營帳。營帳周圍環繞著成百上千的戰馬和牲畜,湖邊的土地肥沃,夏天的牧草高過犛牛的腹部,所有的牲畜都吃的膘肥體壯。

一看到吐蕃的營帳,蔣守忠心知不妙。大唐和吐蕃紛爭多年,近些年對於河套地區的爭奪更是越演愈烈。吐蕃人悄無聲息的侵佔了青海湖,必有所圖,自己這點隊伍冒然前進只會是羊入虎口。

蔣守忠立刻命令隊伍掉頭,想要回去和王忠嗣的大部隊匯合。然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帶領的是戰俘和商隊,行進速度緩慢,吐蕃人一旦發現自己的行蹤,必然在劫難逃,只能聽天由命。

果然,沒多久,蔣守忠的隊伍很快就被吐蕃的探子發現了,吐蕃人立刻派出一隊人馬追擊。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速的逃回湖東四十里的要塞石堡城。

石堡城,吐蕃人稱作鐵刃城,位於黃河河谷和長江河谷之間的高地上,控制著邏些到長安的咽喉要道,也扼守著進出青海湖豐美草地的交通,一向是大唐和吐蕃的爭奪之地。

蔣守忠命令部眾丟掉輜重,快速撤退,卻還是被吐蕃的騎兵趕上,一時間被衝的七零八落。

骨咄祿、萊瑞詩和諾槃陀都是漂流在外的異鄉人,在唐軍的隊伍裡寄人籬下,特殊的身份讓三人一路來心心相惜,相互照顧。在遭遇吐蕃鐵騎殺戮之時,唐軍自顧不暇,更加不會管這些戰俘和商旅,萊瑞詩和諾槃陀手無搏雞之力,多虧了骨咄祿挺身而出。

一路且戰且退,蔣守忠的殘部終於趕到了石堡城下,骨咄祿保護著萊瑞詩和諾槃陀也混雜其中。吐蕃人擔心有詐,也不敢冒然追擊,眾人得以僥倖逃入城中保住了性命。

在石堡城中堅守了十天也沒能等來王忠嗣的救兵,眼見糧草已盡,蔣守忠決定冒險棄城,北上張掖與王忠嗣的主力部隊匯合。

趁著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蔣守忠率領著殘部偷偷的摸出石堡城,骨咄祿、萊瑞詩、諾槃陀、不空等人也混跡其中。

誰知道吐蕃人早就派了探子守在石堡城,唐軍的一絲風吹草動立刻就被發覺了。

蔣守忠的隊伍還沒有逃出多遠,吐蕃的大軍就已經追了上來,眼見眾人在劫難逃,不空和尚卻在此千鈞一髮的時刻大顯神威。

就在吐蕃軍隊已經近在咫尺之時,不空和尚突然停住了腳步,轉過身來,手持錫杖,立在原地,口中唸唸有詞,從布袋中抓出一把香灰撒向空中。

蔣守忠、骨咄祿等人都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只顧著倉皇退遁。

突然之間,天空中轟雷掣電,白色的靈曄劃破夜空,銀繩金鉦,照若白晝,驚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矆睒天鼓之中,一隻魔龍破空而出,面目猙獰,頭長九角、面生九目、體有九臂,渾身的鱗甲在雷光中熠熠生輝。

無論是蔣守忠的人,還是吐蕃的軍隊,都被這場景嚇得魂飛魄散,吐蕃人更是驚慌失措,停下了追趕的腳步。

“庫哈因德維瓦唔哦庫!庫哈因德維瓦唔哦庫!”吐蕃人大喊著,紛紛跪地叩拜。

魔龍在空中張牙舞爪,蜿蜒盤繞,俯瞰眾生,氣吞乾坤。

蔣守忠趁機帶著部眾落荒而逃,過了一刻不空和尚才收了神通,轉身追趕眾人去了。

魔龍從天空中消失,雷鳴電閃也嘎然而止。

原來在吐蕃的信仰當作,天為神界,中為贊界,下為龍界。贊神和龍神都是三界中最重要的神靈,而龍神和贊神相結合產生最強大的魔龍贊,它擁有無邊的法力,能吞天地。

不空禪師剛剛召喚出的神龍正附和北方魔龍讚的形象,看到《十萬龍經》中的魔神現世,吐蕃人哪裡還敢繼續追趕,更何況佔領了要塞石堡城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眾人僥倖逃脫,跟隨著蔣守忠的殘部一路顛簸回到張掖。雖然撿回了一條性命,但諾槃陀所攜貨物已經悉數遺失,只能留在張掖白手起家,重新開始。兩年時間,依靠他精明的經商頭腦和隨身帶著的一顆夜明珠東山再起,富甲一方。

蔣守忠欽佩骨咄祿的英勇,便赦了他的奴籍,骨咄祿憑藉一身本領,行走黑白兩道,也在張掖立住了腳。

萊瑞詩跟不用說,憑藉傾城的美貌和出眾的舞技,在張掖成裡迅速走紅,成為名噪一時的舞妓。

但是三人並不願在張掖久留,長安才是他們的夙願之地,兩年之後,他們義無反顧的再次踏上了東行之路。

諾槃陀感念蔣守忠的救命之恩和骨咄祿的扶持,這才有了貴霜銀幣的約定。

“沒想到一晃十幾年都過去了,真是烏飛兔走、白駒過隙。”骨咄祿的話把諾槃陀從回憶中拉了回來,光陰荏苒,二人的兩鬢都已經被歲月染上了白霜。

“聽說那獅子國的和尚也在長安,想想當年若不是他的障眼法,我們的命恐怕都留在石堡壘城了。”

“他起初在淨影寺開壇灌頂,後又奉詔令去了河西。”骨咄祿輕描淡寫的說道,無意間透露著他黑白通吃的本領。

“還是你訊息靈通。”

“我也時常夢見張掖、石堡城,還有那黑戈壁。”骨咄祿突然黯然道,“總覺得有一天我們還會回去,這長安的日子雖好,卻不知道能到幾時,心中總有些惴惴不安。”

“人都是被時代推著在走,只要大唐的盛世還在,我們的好日子便也未盡。”

這可惜此時還無人知道,大唐的盛世正在走向他自己的盡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