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47章 渭水東流

同福客棧裡,史天賜兩口子已經決定和樂山一起去尋找青城之寶的線索,大家坐下來商量下一步的方向。

趙歸真提到的線索有兩個,一個是託鏢之人會武當的輕功,另一個是瀛海洲。按照武當掌門如松的年紀和當年在武林中的身份地位來推斷,確有可能與此事有關,而瀛海洲就只是一個傳說了,那麼現在就只有去武當查證了。武當山距離長安僅三百里,三人決定立刻動身,回頭看韋雪,她卻一個人愣愣的坐在旁邊一言不發。一時間最親的阿爺和阿姊都變成了自己不認識的人,難道人心真的那麼自私、世道真的那麼險惡嘛?

“韋小姐你有何打算?韋小姐!”樂山連續問了兩聲,韋雪才有了反映。到底該何去何從?這也是韋雪在問自己的問題。

“我也要去找青城之寶,但你放心,我不會和你們一起走。”

“你起碼要和我們一起離開長安城吧。”

大唐貿易繁盛,長安更是集散中心,為了方便往來的貿易,守城的官兵對於商隊和商賈進出都城幾乎不予檢查。四個人特意買了些布料,化妝成商賈的模樣,帶著備用馬匹、駕著馬車離開了長安。出城行約二里,人煙漸少,韋雪賭著氣從車上跳了下來,拉過一匹馬,打算和樂山他們分道揚鑣。

可是自己到底該去哪裡呢?阿姊姐讓自己遠走高飛,但是自己能飛到哪裡去呢?從小到大都在侍郎府里長大,養尊處優。雖說跟隨『君子衛』執行過幾次任務、見識過江湖的風浪,但那也是在阿大他們安排好一切的情況下。如今真的要自己獨自闖蕩江湖,無異於兩眼一摸黑。真的要去找青城之寶嘛?可是自己連武當山在哪裡都不知道。還是跟著李樂山他們一起?可是自己堂堂一個宰相的女兒,和這些江湖人士混在一起成何體統,何況自己說過不會跟著他們,這個面子怎麼再拉的下?不跟著他們,這個李樂山……

韋雪騎在馬上,晃晃悠悠、恍恍惚惚,跟在樂山他們的馬車後面,不遠不近、猶猶豫豫。樂山等三人在馬車上相視一笑,蔣靈兒讓樂山去把韋雪請到自己的車上來。韋雪不情不願的來到車上,樂山和史天賜識趣的下車、牽起馬車的韁繩,緩緩而行。

“韋姑娘,我這樣稱呼你可以嘛?”蔣靈兒拉住了韋雪的手,一股暖意滲入了韋雪冰冷的手心裡。

“可以。”韋雪點點頭,有些意外,也有些熏熏然。

“我知道你是宰相的女兒,我也知道你曾經是史大哥和李大哥他們口中的『君子衛』。我不知道你曾經經歷過多少江湖的風雨,我也不知道你為什麼逃出相府,但你畢竟是個女人,和我一樣的女人,我瞭解你的心。我曾經也是個官宦人家的女兒,父母自小也非常疼愛我,只是他們都身先朝露,我無依無靠,直到我遇到史大哥。”說到這,蔣靈兒臉微微一紅,頷首露出了一個小女人的幸福。

韋雪靜靜的聽著,心頭卻翻滾起了這些年、這些天的經歷,從小失去了母親,從小被阿爺當作棋子擺佈,沒有真正的親情、真正的愛。蔣靈兒雖然出身不如自己,雖然也身世孤苦,但是她現在起碼擁有了史天賜的感情,那自己呢?想著想著,韋雪的眼睛漸漸的有些溼潤起來。

“韋姑娘,出來行走江湖並不容易,我這一路和史大哥從廣陵來到長安,就經歷不少的波折。雖然史大哥說沒人說過不可以帶著女人闖蕩江湖……”說到這,蔣靈兒的臉又紅了,把韋雪的手握的更緊了一些。“但女人出門畢竟還是很不方便,何況我跟不一樣,我又不會武功。所以我希望韋姑娘能和我們一道,相互有個照顧。”

韋雪愣了一下,悟出了蔣靈兒的好意。她明知道自己跟在馬車後漫無目的,有意同行,又怕自己礙於面子,這才說是因為她不便,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既然姑娘也是和李大哥他們要找同樣的東西,一路有個照應豈不是方便許多?天冷了,我看你也沒多帶衣服,我這裡還備有幾件厚實的衣帛,你要是不嫌棄……”

韋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心頭一暖,鼻子卻一酸,哇的一聲哭出聲來,一頭紮在了蔣靈兒的懷裡。這麼多時日的委屈、壓抑在心底的眼淚一股腦釋放了出來。蔣靈兒輕輕的拍著韋雪的背,女人,她畢竟還是個小女人。

走在馬車前頭的樂山和天賜卻在討論著樂山新買的兵器,原來樂山之前的鋼刀被阿大砍斷,不得已在長安的市集上買了一把寶劍。

“兄弟終於用回劍了!”

“既然不做不良人了,還是寶劍趁手一點。”

“劍招和刀法本就不同,兄弟一直用刀,那是埋沒了你的劍法。”

“防身禦敵而已,都是一樣的。”

“只是這寶劍太普通,配不上你的劍法!”

樂山心中想著劍聖的點化,劍法真的出神入化了,用什麼劍又有何分別,但是想起史天賜腰間還纏著雪花神劍,便沒有出聲,只是一笑置之。

一行人來到長安城郊的長樂坡,準備在這裡置辦一些趕路的物資。

這長樂坡上的長樂驛是長安西出的第一驛,自古就是帝王迎送王公重臣的前站,所以雖然只是驛使換馬、食宿的地方,周邊卻日積月累形成了一個小鎮,頗為熱鬧。有“三十驊騮一烘塵,來時不鎖杏園春。”的說法。文人墨客,王公貴族都喜歡在這裡做送別詩,飲送別酒。

隱隱約約的看到長樂驛的酒樓客棧里人頭攢動,眾人剛想過去稍作休息,就看到遠處塵土飛揚,一隊人馬正向這裡趕來。韋雪掀起車簾子看了一眼,心想不妙,低聲道:“是君子衛,快走!”

樂山聞聽,立刻催動馬車,向著那幫人的反方向離去,遠遠的還能聽見君子衛的人在盤查各個路口。

“你阿爺還真是關心你啊!”樂山半開玩笑的對韋雪說。

韋雪賭氣沒有理他,倒是史天賜接話道:“如果他們這樣一路查封下去,我們的馬車沒有他們的單騎快,必然會趕到我們的前頭。”

“既然官道不能走,那我們就改走水路吧,等過了長安的地界,我不相信君子衛還能一路查封到武當山去!”

“可是水路要怎麼走呢?”蔣靈兒問道。

“此去往東不遠,到了灞橋鎮,就可坐船。沿渭水到風陵渡,那裡是潼關地界,就不是長安管轄了。”韋雪雖然心裡還在賭氣,但對於路徑卻頗為熟悉,也讓其餘幾人暗暗佩服。

四人快速趕到灞橋鎮,幸好君子衛還沒有到來,於是租了一條遊船,沿著渭水一路東行。這些年,長安的富商、官員攜妓遊船的已經成為一種風尚,這船上的配置自是一應俱全,可比坐馬車舒服的多,也讓兩位姑娘的心情大為好轉。

坐船雖然舒服,但速度確實頗慢,樂山心中惦記尋那青城之寶,卻也只能每日坐在船頭乾著急。韋雪和蔣靈兒卻一路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尤其是路過華山的時候,那雄奇絕美的景象讓二人心馳神往。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華山要叫華山!”韋雪扶著闌干遠眺,夕陽正一點點的落下,餘輝中的華山閃著金色的光芒。

“為何?”蔣靈兒站在她的身邊,不解的問道。

“《水經》中記載,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花即華,故‘華山’即‘花山’”。

“這麼說,這華山看起來確如一朵朵延展的花瓣。”聽了韋雪的話,蔣靈兒看著遠處的山巒展開了少女的聯想。

“我去過華山數次,但每次都是在山中,原來要在這渭水上隔江遠眺,才能一窺全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