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46章 阿姊

“本朝兒子娶繼母,老子搶兒媳的事情還少嘛?武則天曾是太宗的妃嬪,卻又做了高宗的皇后;楊太真也曾是李隆基兒子的壽王妃,誰會在乎?”韋晴的表情卻變得堅毅起來道,“我本來就是他們的犧牲品,只能努力經營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安慶宗對你不好嘛?”

“他知道我是阿爺安在他身邊的棋子,他怎麼會對我好,處處提防還來不及,我這裡只不過是他有名無實、發洩獸性的地方。”韋晴鬆開妹妹的手,步向自己的書案,咬碎鋼牙,恨不自已。

“阿姊……”韋雪被阿姊突然生硬的語調嚇住了。

“女人,最幸福的就是找個愛你的男人過平靜的生活,如果能夠那樣,貧苦一些也值得。然而大多數人都是不能得的,越是我們這樣人家的女人就越不能。這個世界是男人的天下,沒有幾個女人能像武則天皇帝那樣母儀天下、不讓鬚眉。出嫁之前還能靠父母,出嫁之後就只有靠男人,男人都是靠不住的,我們只能靠自己,要為自己做打算。”

韋晴天說的鏗鏘帶刺,韋雪卻聽的目瞪口呆,這和她從小學的三從四禮,婦功女德真是背道而馳。

“女人有兩樣武器,一個是你的身體,還有就是你的智慧。美貌和身體只能是青春的那一會,總會有人比你更美、比你更年輕,要想抓住男人,要想抓住權利,兩樣都要會用。”韋晴一轉身,面目突然泛著戾氣和紅光,看的韋雪激靈打了一個冷顫。

“可是,我不想……”韋雪有些不認識阿姊了。

“不是人追權力,而是權力在逼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沒有依靠、沒有把柄,你只有孤苦的老去。雪兒,你聽阿姊的話,我已經沒得選擇,如果你能走,那麼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如果可以永遠都不要回來!”

“我……”韋雪本想說自己是不會像阿姊一樣聽天由命,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便問道:“那阿姊還會留在長安嘛?”

“合離之後我便會迴轉范陽,這長安曾是我的家,但也不再是我的家了。”韋晴頓了一頓接著說道,“何況如今這朝堂上有楊國忠一直針對安祿山,留在這裡也未必安全?”

“楊國忠,姐姐說的是貴妃娘娘的從弟嗎?”

“嗯。”韋晴點點頭道,“他如今可是接替了李林甫做了宰相。”

“安祿山不是貴妃的養子嘛,怎麼說他們也應該是一路人啊。”

“哈哈,雪兒,你還是太單純了。”韋晴冷笑了一聲站起身,走到桌前,桌子上正放著一幅畫。

“權力鬥爭哪有你看到的那麼簡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交換。我與安慶宗的婚姻也曾是阿爺想與安祿山聯盟的籌碼,現如今呢?”韋晴用手撫摸著桌子上的畫,那是一副臨摹當朝畫師張萱的遊春圖,圖中虢國夫人姐妹們輕點金鐙、並轡而行,盛裝出遊。

“安祿山認貴妃為養母只是為了博得皇帝的信任,這楊國忠本就是個市井無賴,安祿山一直不把他放在眼裡,楊國忠早就想除之而後快了。之前皇帝想加授安祿山同平章事,制敕都起草了,卻被楊國忠說他不識字,皇帝直接收回了成命。楊國忠還汙衊安祿山想要造反,讓皇帝命他來長安試探其忠心。安祿山不敢不來,但也不會久留,等他回范陽的時候我便會隨他一道。”

“可是阿爺說安祿山造反之心昭然若揭,君子衛隊和拱衛司也是水火不容、刀兵相見。”

“安祿山要不要造反我不知道,但是明知道我還在這,造反可是滅門的大罪,阿爺有管過我的死活嘛?”

韋晴越說越氣,一掌拍在桌上的遊春圖上,虢國夫人那豐潤的臉龐立刻變得扭曲。

韋雪雖然統領君子衛闖蕩了幾年武林,也見識了些江湖險惡,卻沒想到這朝堂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卻更加暗流湧動。

“他這幾日便要起身回范陽了,他這一回去不要緊,恐怕那楊國忠又要構陷他起兵造反,幸而京畿御史溫吉是我們安插在楊國忠身邊的線人,這才及時給安仁執通風報信,讓我們早做準備。”

說到吉溫,韋雪心中發怵,想起那晚在吉溫府裡險些蒙難,這錯綜複雜的爭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卻也隨時可能把每個人都變成犧牲品。

“現在這吉溫也被貶斥了,我看不是安祿山想造反,而是楊國忠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安祿山造反!”韋晴一咬牙,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

韋雪聽著韋晴說著這些爾虞我詐,望著阿姊的臉,是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這一別,更是海角天涯。

下雪了,長安城裡的第一場雪,飄飄灑灑的浸染著整個世界,京城在這柔軟的潔白中安靜下來。韋晴披上一件絨衿的雀金裘披襖出來送韋雪,走到角門外,樂山正在那裡等候。韋晴的雀金裘上繡著一朵粉紅的牡丹,在紛紛的雪色底下鮮豔欲滴。樂山遠遠的被這如牡丹一般欲滴的美人迷惑的心馳神往。待得二人走近,樂山更加有些目眩神移,韋晴豐滿的胸部在裘袍裡呼之欲出,彷彿神仙多了一些妖精的味道,更具誘惑。幸而韋晴根本沒有在意妹妹的這個跟班,也沒有發現他窘澀的神態。姐妹依依惜別,這一去,不知道今生還有沒有相會的機會。韋雪紅了眼眶,和樂山默默地踏雪而去,一路無言。

雪地上留下兩串腳印,一直延伸到同福客棧門口。

(2007年1月17日,上海下了今年,也是這麼多年來的第一場雪。)

《九月青城》這部小說的靈感來自於2006年的成都之行,不要感到驚訝,沒錯,那是19年之前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小說介紹裡說,小說貫穿的時代背景是19年,主人公們的成長的過程是19年,作者自己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的變化也是19年。

2006年開始動筆,斷斷續續的寫到2008年就暫停了,因為工作很忙,也因為心境有了變化,如今終於有機會把他完成。2006年到2025年,而立之年到知天命的歲數,人生的成長真的如古人對於每個年齡端的定義一樣,到了今天我終於開始明白人生的意義。19年,也是整個資本市場和自己的職業生涯起起落落的過程,個人的命運總是隨著時代大背景的變遷而改變。樂山一行人在尋找青城之寶,而人這一生尋找的最重要的寶藏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認知。

小說用虛構的主人公串聯起真實的歷史人物,用虛構的情節串聯起真實的歷史事件。在查閱史料的過程中,作者發現史書上很多孤立的人物,他們的人生其實都是交織在一起的,很多歷史人物比小說還要戲劇化的人生居然是真實存在的。

小說的時間線與真實歷史事件的時間線基本上是匹配的,小說中所涉及的大部分真實歷史人物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地點也與史料記載基本相同。這是寫歷史武俠最有挑戰性,但也最有趣的地方。

19年看似漫長,但當你真正認知自己的時候,一切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下一章,要開始新的旅程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