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83章 激戰

韋雪的元氣大傷,在雪奴的攙扶下回到山洞中打坐調息,雪奴耐不住性子,跑到山洞外四處觀瞧。

過了有一個時辰的光景,韋雪漸漸緩了過來,臉色由白轉紅,阿龍和公主提在嗓子眼裡的心才稍稍放下就此此時,雪奴突然從外面跑了進來,邊跑邊大聲的喊道:

“阿姊,不得了了,阿姊,快出去看看。”

“怎麼了,慢慢說。”韋雪悠悠的睜開眼睛,看著氣喘吁吁的雪奴。

“阿姊,快跟我出去看看,好多人,山下好多人!”

韋雪緩緩站起身,在公主的攙扶下,一起跟著雪奴走到了洞外。

洞外的雲霧已經完全散去,天空恢復了湛藍,山下的洱海一覽無餘。只見在洱海的最南端,原本廣袤的農田上,現在正黑壓壓的被成千上萬的軍隊覆蓋,原來唐軍已經繞過龍首關,直逼羊苴咩都城。

再看太和城這邊,原本駐紮在都城周圍的南詔軍隊也已經集結出發,一字長蛇陣向著鋪天蓋地的唐軍不斷接近,一切從玉局峰頂都看得格外清楚。

閣羅鳳與吐蕃結盟為兄弟之國求得吐蕃派兵增援,重築龍首龍尾兩關。在龍尾關前開挖了子河,再築玉龍關為前沿陣地,層層設防。打算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以疲勞消耗戰術,只巴望大唐軍隊會因久攻不克,糧餉耗盡而自動退兵。十萬唐軍穿越瘴氣密佈的群山,抵達洱海時已損兵折將,加上暴雨沖垮糧道,鎧甲長滿黴斑,確實已經疲憊不堪。然而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可不發,大唐軍隊未作休整,迅速發動了攻勢,從人數來看,南詔軍遠遠處於劣勢。

眼見著兩軍就要交接,村莊裡的百姓也有還沒有機會撤離,韋雪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唐軍領兵的是將軍李貞元,他正是大唐第三次征討南詔時的統帥李宓的兒子。李宓兵敗後投洱海殉國,其子承父業,分兵三路,水師從下河口渡海,步兵和騎兵向龍首關、龍尾關同時發起進攻。

不一會,兩軍便短兵相接,南詔派出的是騎兵,呈現錐形快速突入了唐軍的腹地。唐軍很快變換隊形,方陣向兩邊散開,呈鶴翼陣型,逐漸將南詔的騎兵包裹在了其中。

一時間烽煙四起,喊殺聲震天,連遠在玉局峰頂的韋雪他們都聽的清清楚楚。

南詔軍起初佔有先機,快速的衝擊讓唐軍亂了陣腳,但很快被唐軍的鶴翼陣抑制,先行衝鋒的騎兵被包圍在鶴翼陣內,而後續趕來的步兵被擋在唐軍的包圍圈外難以支援。

見此情形,南詔的陣營裡衝出一隻隊伍,由幾十只大象組成。大象披掛著竹子編織的鎧甲,背上坐著南詔士兵,雷霆萬鈞的向著唐軍的包圍圈衝殺過來。

戰象陣有大王鳳伽異親自率領,從側翼突襲,披甲戰象踏碎盾陣,南詔藤甲兵以毒箭壓制唐軍弩手。

唐軍一時措不及防,加之大象衝擊力兇猛,象牙、象鼻將包圍圈外圍計程車兵拱起,卷飛,瞬間開啟一個缺口。

“舉槊!”李貞元的嘶吼被南詔銅鼓聲碾碎。他親眼看著左虞候軍的重盾陣像陶器般崩裂,鳳伽異的犀皮戰旗從象輿上升起,三十架床弩同時將浸過蛇毒的巨箭射向中軍。某支箭簇穿透掌旗官的胸甲時,那個河朔漢子竟在被釘入泥地前將旌旗杆生生插入巖縫。

數萬具玄甲在泥沼中已浸泡多日,甲葉間的紅綢早被南詔的酸雨蝕成襤褸布條。當第五波戰象從側翼突入時,最前排的陌刀手突然發現腳下淤泥正在顫動,那些披掛藤甲的巨獸獠牙上還串著隴右騎兵的半截身軀,象足踏過處,淬毒的蒺藜槍竟在泥漿裡融成鐵水。

可是沒等被包圍的南詔軍突圍,大唐的兵馬又如潮水般湧來,弓箭手對準大象的眼睛射擊,看來是早有準備。被射中眼睛的大象立刻沒了方向,橫衝直撞,將唐軍和南詔軍一併踩踏,亂作一團。

見勢不妙,鳳伽異下令象陣後撤,藤甲兵向前,同時斷後的弓箭兵萬劍齊發。也不管對面的是敵軍還是自己被包圍的戰友,雨點般的弓箭落下,唐軍頓時死傷無數、哀號遍野,南詔的藤甲兵卻因有藤甲保護大多安然無恙。原來這藤甲採用瀾滄江流域百年以上藤本,甲片編織時摻入馬鬃增強韌性,刀槍不入。

李貞元也立刻指揮變陣,命令步兵舉著盾牌在前,擋住箭雨繼續前進,唐軍人數佔優,而南詔的兵馬很快被這黑壓壓的潮水吞沒。

率領藤甲兵的是南詔清平官段儉魏,他面對唐軍的包圍毫無懼色,帶領著重甲步兵正面迎擊。藤甲九蒸九曬後浸泡野蜂毒液,唐軍刀刃觸及即被腐蝕,戰場瀰漫刺鼻酸霧。圓盾塗著蛙卵黏液,唐軍的制式橫刀砍上去就像劈中活物般打滑。長矛沁透蠱毒,有個少年校尉的明光鎧接縫處被毒矛刺入,鐵片下的軀體竟在三個呼吸間化成血水,只留下鎏金護頸在泥地裡泛著幽光。

很快,點蒼山斜陽峰與洱海之間的狹長谷地,泥濘土地混雜著暗紅血跡,洱海東岸漂浮起破碎的盾牌和斷戟。

“放火!”李貞元李宓的青銅劍劈開第五支淬毒弩箭,一聲令下,唐軍的弓箭手點燃浸了油的箭矢,向著南詔藤甲兵開弓放箭,看來是早有準備。

火箭沾上藤甲,立刻烈焰熊熊、鬼爛神焦,南詔藤甲兵象一個個被點燃的火堆,鬼哭狼嚎的跳進洱海里求生。

李貞元的劍鋒終於嚐到南詔將領的血,他率領著大軍乘勝追擊,手起劍落砍下了一個敵人的腦袋,頭顱和孔雀翎頭盔一併滾落在地,他看見對方鎖骨處的吐蕃刺青。

兩軍交戰的同時,村莊裡的百姓們正在四散奔逃,原本祥和寧靜的裊裊炊煙已經被滾滾烽煙所淹沒。

眼前的一幕幕讓韋雪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樂山此時又不在自己的身邊,現在才發現,他對自己是如此的重要。

“阿姊,怎麼辦?”雪奴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自己就在衝鋒陷陣。

就在南詔軍逐漸被蠶食的時候,洱海上突然翻起了白浪,之前平靜的海水捲起了水柱向兩軍衝來。

這是怎麼回事,韋雪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她展目四顧,這才發現從點蒼山十九峰的山澗裡,若干條溪流正有洪水湧出,尤其是自己腳下的龍溪正如一條白色的巨龍翻騰入海。如此大的水量在短時間流入洱海,一時間讓洱海翻起滔天巨浪,而不同的激流相互匯流、衝擊,又掀起了水龍捲,直衝天際。

原本還是激戰的兩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洪水衝的措不及防,大量計程車兵、車馬被淹沒在驚濤駭浪之中,更有甚者被水龍捲裹挾到半空,拋撒散落在洱海四處。

再看海面上正在渡海準備正面進攻的大唐水師,卻被這突然而來的洪水徹底吞沒,還未兩軍相接,並已全軍覆沒。

難道這就是羅荃說的足以讓唐軍望而卻步的勝利,難道又是他在施展妖術,興風作浪?

韋雪心中正在思量,卻突然反應了過來。

不對,這是剛剛自己和羅荃鬥法造成的結果。點蒼山的冬天,還沒有到融雪的季節,本不應該有大水,羅荃為了逼迫公主下山,做法降雪,而自己藉助手鐲的威力將積雪化去,這無疑在短時間讓溪水暴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