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他以後要做大地主!在古代,不想做地主的人,就不是有理想的人!他李蘅不是!
既然穿越來到這個古代,不混成人上人,錦衣玉食,怎對得起自己21世紀本科生的知識,怎對的起現在的穿越福利。
可惜,李蘅想進入進化Ⅳ型水稻的大棚時,卻聽到一個無情的聲音:“對不起,您的許可權不夠,無法開啟!”
噗!李蘅聞言幾乎要吐血。
這時他才發現,不管是進化Ⅳ型水稻大棚,還是最佳化Ⅲ型和改良Ⅱ型的水稻大棚,似乎都是灰濛濛的,有點暗淡。只有雜交Ⅰ型水稻的大棚顯得敞亮,一試之下,果然,只有雜交Ⅰ型的水稻大棚能進入。裡面的水稻可以取出。
不僅如此,李蘅還挨個實驗,發現這十種作物,他都只能進入雜交Ⅰ型的大棚,不由的有點失望。
但隨即,李蘅又豁達開來。就算是雜交Ⅰ型的作物,那也是21世紀的技術育種的作物,產量都是古代的5-8倍多。這還是李蘅以畝產300斤為計算的結果,到後來他實際發現,遠比他想的差距更大。
種下去,也可以獲得雙倍以上的受益,如果在使用上超級植物營養液,產量還可以獲得最少成倍的提升。
這樣現有的180畝良田,也能相當於差不多900畝良田,脫貧奔小康是沒問題的。
李輝興奮的左看看右看看。好一會,才平靜,思考該將那種作物的種子,拿出去種植。
玉米、紅薯、土豆,花生肯定不行,那是明朝以後才傳入天朝的美洲作物,拿出來太驚世駭俗,在自己沒有自保能力之前,絕對不行!
青稞是高原作物,在平原種植也不行,太惹眼。穀子,小麥是北方作物,在沒有大棚的古代,南方種植,也不是個好主意。
那就剩下水稻、高粱、黍。高粱,黍,暫不考慮。一百八十畝地也不多,而且正好是種水稻的季節,家裡也多是水田。
李蘅就拍板做決定,就種水稻了!
命令機器人收割水稻,做種子。本來還很擔心,收割的水稻放著會壞。但是透過幫助資訊瞭解到,儲存空間,有保鮮,保溫,製冷,乾燥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真是方便!
選擇儲存空間保鮮的話,放在裡面的物品,可以千年如一,不腐不鏽。
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很快,十畝地,一個機器人不到十分鐘就收割完了!
又在空間裡逛了逛!李蘅透過腦海下達離開的命令。
再醒來,李蘅發現自己枕在小妹的腿上,睡著了。
“哥!你醒了,怎麼才睡這麼一會,就醒了!”小妹李玉芷道:“你在躺會唄!”
李蘅看看日頭,似乎沒有偏移多少啊?問道:“小妹,我睡了多長時間?”
“才不到一刻鐘!”
古代一刻是半個小時!李蘅一驚,他在空間裡可是待了十來個小時啊,怎麼外面才一刻鐘。難道這個未來的科技空間,還有如同小說中一般,時間流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