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吳郡已經在您手中!?”
聽到張幕的話,饒是郭嘉想來榮辱不驚的心境也是有點破防。
這主公居然悶聲不響拿下了揚州人口第一大郡,也不提前給他通氣,莫非自己再也不是他最靚的仔了?
除去郭嘉,其他人也紛紛被震驚到。
哪怕張幕說廬江和丹陽已經拿下,他們也不至於此。
一方面是經過剛才郭嘉的分析,他們清楚張幕要拿下丹陽和廬江並不困難,另一方面則是吳郡對於他們而言太過特殊。
比如顧雍,身為吳郡四大姓顧家家主,他還計劃著張幕經略吳郡時出分力,既是投名狀,也是功勞。
可沒想到張幕這就拿下了吳郡。
他計劃了個寂寞。
再比如孫策和孫權,他們也是吳郡人,孫堅封烏程侯的烏程也在吳郡,吳夫人孃家也在吳郡,不曾想張幕已經拿下那裡。
周瑜漆黑眼眸中閃過一抹異樣光芒。
“沒錯,這吳郡已經成為吾麾下。”
張幕神色也是有些感慨,說道:“袁紹與盛憲不和,袁術與盛憲有間隙,可這不代表本太守和盛憲就要敵對。”
“二袁不知,吾恩師與盛憲有舊,且關係極好,我修書一封,便得到吳郡。”
修書一封得到吳郡之地。
這麼誇張!?
張幕恩師?
“主公,你是說孔北海?”糜竺驚訝道。
青州和徐州毗鄰,北海和東海兩郡又都是靠海郡縣,素有船隻往來,訊息流通比較頻繁。
孔融中原和南部各州名聲極為響亮,因為當初董卓要廢掉少帝劉辯時被其噴了一個狗血淋頭,偏偏董卓礙於他名聲太大還不敢殺他,只好聽從李儒建議,暗示當時的三公以舉薦的方式讓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為國相。
說白了,欺負黃巾軍大多是泥腿子,不懂孔融什麼地位,想要借刀殺人。
結果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還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定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大儒。
對待國人,哪怕只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他也都以禮對待,還幫一些沒有後代的國民入土為安,於是得了“孔北海”這個尊稱。
張幕身為孔融弟子,講道理其實是很大一個加分項。
而這些,糜竺最為熟悉。
“沒錯,正是恩師,文舉公。”
張幕抱拳對東北方向敬了一下,眼神複雜。
在這個時代人眼中,孔融忠於漢室,擁護獻帝,薦賢舉能,宣揚仁政;比如太史慈便受他恩惠,劉備得知北海有難會眼巴巴過去救。
可張幕對孔融,其實沒有太大好感。
或許正因為太牛皮,導致孔融目空一切、自大自負,據說任北海相時,途中偶遇一個人在墓前悼念亡父,只因其臉色一點都不憔悴,於是便動手將這人殺了。
和其可笑?
別看孔融讓梨是一大美談,但真實的孔融十分狂傲、毒舌,打擊政敵不遺餘力,抨擊現狀敢怒敢言。
說白了就是漢末噴子頭頭,超級無敵鍵盤俠,可偏偏他頂著一個清流名士的身份,地位很高,讓人還不好對付他。
最簡單的例子,曹操遷都許昌,讓孔融入朝擔任將作大匠,升任少府,後又被封為太中大夫,可謂擔任要職,十分器重。
可孔融入朝後,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多次在公開場合使曹操難堪,最終被曹操株連全家。
而曹操殺爽了,但結果很嚴重。
孔融不僅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學識淵博,還是當時的清流名士的一面旗幟,曹操誅殺了他全家,等同於和士族清流決裂,使得其不得不啟用大量寒門士子為官,也未後面曹魏被司馬家篡奪埋下伏筆。
殺孔融造成的影響,和屠殺徐州的影響差不多。
這便是孔融!
所以張幕不喜歡孔融,卻很喜歡其弟子的身份,並第一時間創作改良版《愛蓮說》揚名,又弄出君子“茶”讓孔融面上有光,完全將他當成了最傑出的弟子。
而得到孔融不留餘力褒獎,揚名,張幕在所有名士清流眼中地位很高。
這就導致張幕對他感官很複雜。
雖說討厭這個人,但作為他愛徒,待遇真的很香。
比如現在,直接到手一個吳郡。
“各位有所不知。”
張幕收斂目光,對眾人說道:“盛太守是出身會稽郡的名士,會稽郡有虞,魏,孔,謝四大世家。”
“這孔家和恩師有些關係,當年他曾遊離會稽郡,恰好遇到盛太守求親孔家小姐被拒,於是仗義執言了幾句,言其未來必定出色。”
“後來盛太守果然揚名,不僅成為名士,如今更成為一郡太守。”
“而自那以後,盛太守心中急著恩師之恩,兩人雖無師徒之名,可盛太守一直執師徒禮。”
說白了,盛憲因為孔融娶了老婆還因此揚名,本身有確實有幾分能力,於是仕途青雲直上。
不管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加深關係,盛憲年齡雖然和孔融差不多大,卻算是孔融記名弟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