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顛倒倒,倒倒顛顛。
吃個飯吃的五內顛倒氣息紊亂,大喜大悲,有違修行之理。
可是食客們各個吃的是如痴如醉。
食物本真的滋味反倒成了陪襯,最關鍵的是伴隨每一口咀嚼、每一縷吞嚥而翻湧奔騰的悸動。
與其說在品嚐佳餚,不如說是身不由己地捲入一場情緒的風暴。
這饕餮盛宴如同點燃了火種,頃刻間引爆了壓抑的心緒。
然而盛宴落幕,餘韻消散,留下的卻是一片元神失守的空蕩。
心潮劇烈起伏,彷彿狂風暴雨席捲而過,只留下一地狼藉與難以言表的倦怠。
本就該在酒足飯飽後,悄然降臨的休憩之意,此刻變得格外沉重——用餐非但未能滋養心神,反成了心力的耗竭,只剩下一個念頭:倒頭睡覺。
“按你們這種做飯方式,其實原材料好不好,已經不重要了吧。”蘇叄問野豬精。
野豬精哈哈大笑:“仙家所言極是。我這小攤是真材實料,講究一個食補。有些店鋪,則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純靠神通來欺騙顧客。”
“因為吃的不是飯,而是自己的情緒。”蘇叄道,“沒有多少營養攝入,空耗了元神。”
“仙家看得透徹。”野豬精說起這個,就有些愁眉苦臉。
摸了摸嘴邊上翹的獠牙,唉聲嘆氣:“吃飯,本是為了更好的健康生活。現在,吃飯卻變成了損耗心神,真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聽了這話,貓心中有了想法。
——如此看來,菩薩叫我們來這裡,恐怕就是為了這吃飯的大事。
民以食為天,吃什麼、怎麼吃,可謂是人生大事。
假如說被有心人利用了的話,全城、乃至全武庚洲,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毫不客氣地說,人的腸胃會影響大腦。
透過食物,進而影響陰陽五行、操控心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蘇叄想到此處,對野豬精道:“我的朋友們就先留在你這裡,我得再好好看看這座城。”
“仙家輕便,這東城別的不說,治安相當好,可以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野豬精似乎是話裡有話。
可不嘛,如果全城人滿腦子都只有吃,也就沒工夫再想其他事了。
東城,當年在武庚的統治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尤其是在他這個強而有力的統治者死後,東城成了一盤散沙,理應會被土著野人消滅才對。
然而啊,世上什麼事都有可能。
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這座城依然挺立在大地上,說明這裡還是很適合人居住的。
殷商人的痕跡更多是個紀念,讓人們不要忘記這裡的源流。
好不容易發展的這麼繁榮,而且還間接延續了,蘇叄當初在貓方國推行的人類與精怪共生的生存模式。
不同種類的生命聚集在一起,互幫互助,形成一個幻想中的烏托邦。
雖未必能長久,但終究也曾有過歡愉的時光。
所謂“未必長久”,根植於不同族類間不斷湧現的紛爭。
許多裂痕難以彌合,齟齬亦無濟於事。縱然同屬人類,亦會因些微之差而兵戈相向,更何況是與性情迥異的獅虎之暴戾、犀象之威重?
夜幕低垂,燈火漸次亮起,將喧鬧的東城勾勒出另一番光怪陸離的景象。
哪吒似乎被那碗牽扯了愁腸的面,攪得心緒不寧,暫時沒了行動的心思,小張太子與敖九也沉浸在各自的美食與情緒裡。
蘇叄甩甩尾巴,決定趁此機會,獨自在這座被“廚王爭霸”攪動風潮的古怪城池中,仔細探查一番。
它收斂氣息,如一道融入夜色的幽影,輕巧地躍上瓦簷。
高處俯瞰,城市的格局比日間所見更為清晰。
果然如黃半仙和路人零星提起的那樣,東城在近幾十年間大肆擴建。
環繞著最初那塊,象徵著殷商榮光的巨石城牆,如同藤蔓攀附巨樹般,延伸出大片大片雜亂而缺乏章法的新城區。
舊城的青黑巨石與新城粗糙土石或劣質磚牆犬牙交錯,形成一種奇特的、歷史斷層般的風貌。
許多新建房屋粗暴地推倒了,原有的矮坡小丘,甚至有些建築就歪歪扭扭地,搭在傾倒了一半的舊城牆遺址上。
這讓蘇叄不禁想起靈吉菩薩所說的“顛倒常理”——這城建本身,何嘗不是一種混亂的象徵?
它悄無聲息地掠過一條條縱橫的街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