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課下來陳宣又認識了十幾個字,整體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玉山先生講課並非照本宣科,而是每個字都延展開來講解,將這個字的意思,聯絡,聯想都一一延展開來,然後還摻雜一些教育或是警示意義的小故事,內容豐富,或生動有趣,或嚴肅嚴謹,一點都不枯燥。
饒是陳宣成年人思維,都不禁被他講課內容所吸引,一開始還只是抱著識字的心態,後面則漸漸認真聽講,因為玉山先生所講的這些內容,能讓他進一步的瞭解這個世界。
莫說是他,整個課堂上就沒有人不認真的,不知是明白讀書就得抱著這種認真心態,還是相互在內卷,亦或者攝於玉山先生的名氣和威嚴不得不認真,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能在玉山先生課堂聽講是一件來之不易的事情。
本是一群跳脫年紀的小孩,卻是規矩得不行,莫說搞小動作了,就是交頭接耳的都沒有,這樣的學習氛圍就很好。
或許少了些生動的氣氛,但學習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可能這個世界的人從小就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吧,而不是陳宣生活的地球,讀書學習對部分年輕一代來說僅僅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就像做任務一樣,不是給自己讀的,而是為了應付家長老師。
畢竟啊,很多人從幼兒園開始,讀書一二十年下來,到頭亦逃不過當牛馬的命運。
但讀書還是有意義的,哪怕在工廠打螺絲,也能搜腸刮肚從記憶中學過的知識裡面找到點有用的內容撩廠妹……
但玉山先生也沒脫離《初蒙》這本書的內容,一本初蒙三千多字,全部學完差不多就掌握常用字了,屆時就能自行閱讀書籍,至於不常用的乃至生僻字,就得以後慢慢深入學習了。
而這本書,需要用丁級這一整個學年去學習。
待到下課鐘聲敲響,玉山先生結束了講課,佈置了作業,讓學生將這堂課學的十多個字進行拆字練習十遍,完了師生見禮作別,一堂課才算結束。
“走,上廁所去,有一起的嗎?”
“一起一起,都快憋死我了,生怕錯過先生講的任何一個字,都不敢中途提出去上廁所”
“你們去吧,我得溫習一下,把先生講的記住”
“我要出去溜達一下,屁股都快坐僵了……”
下課後教室裡頓時歡快了起來,吵吵鬧鬧,呈現出了陳宣親切又陌生的畫面。
“阿宣,先生講的你聽得懂嗎?”高景明不禁關心了陳宣一下,估計是被囑咐過,課堂上他也和大家一起稱玉山先生為先生。
陳宣笑了笑道:“還好,先生講得仔細,我能聽懂”
上課的時候他也沒忘自己的職責,幫高景明鋪紙磨墨。
“那就好,我去上廁所了,要一起嗎?”
“我就不去了”
“行,我和林子他們上廁所去……”一堂課大概個把小時,課間有二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倒是充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