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不禁在心底暗自慶幸,面上也露出幾分感慨之色,開口說道:“所幸北方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這些年相互攻伐不斷,彼此仇怨頗深,一直沒出現像當年成吉思汗鐵木真那般,有能力一統諸部的雄主。”
他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僥倖。
然而,話剛出口,懷恩便察覺到一絲異樣。
抬眼望去,只見朱佑樘目光如炬,直勾勾地盯著自己,眼神中透著令人膽寒的深邃。
朱佑樘嘴唇輕啟,一字一句,仿若從牙縫中擠出般說道:“不,它有了!”
轟!
言語如雷霆,
恍如一道驚雷落下,整個書房靜悄悄的。
懷恩只覺頭皮發麻,他清楚,倘若北方草原真的誕生了一位如同鐵木真般的人物,那對於大明而言,將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瞬間便會躍升為大明的心腹大患。
“此人去年統一了韃靼五部,今歲又接連降服了瓦剌三部。“朱佑樘的聲音冷得像冰,“更可怕的是,他今年才二十二歲——比朕還小兩歲。“
懷恩雙腿一軟,險些跪倒在地。
他忽然明白為何近來萬歲爺總在深夜獨自研究北方軍報,為何每次接到邊關奏摺都神色凝重。
…………
朱佑樘想起錦衣衛傳來的情報,默默思忖。
【小王子】——孛兒只斤巴圖孟克,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也先的外曾孫。
滿都魯汗死後,沒有子嗣,7歲的曾侄孫巴圖蒙克成為故元室唯一的苗裔。
他的第二位妻子滿都海哈屯擁立巴圖蒙克為大汗,就是達延汗,自己也改嫁給了達延汗。達延汗年幼時,滿都海被授予徹辰稱號,攝政。
他們首先征討瓦剌。
瓦剌首領也先曾僭蒙古汗位,也先死後,瓦剌仍很強大,嚴重威脅汗權。
成化十七年(即1481年),滿都海哈屯攜領幼小的達延汗進攻瓦剌,在塔斯博爾圖(今蒙古國烏布薩湖一帶)與瓦剌激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迫使其退回西北。
其次消滅亦思馬因。
亦思馬因是永謝布萬戶的領主,專橫狡詐,妨礙統一,曾經挑起滿都魯汗與達延汗父親博勒呼濟農的不和,又搶走了達延汗的生母。
成化十九年(即1483年),亦思馬因侵掠兀良哈三衛,達延汗夫婦趁機聯合三衛將亦思馬因打得大敗而逃。三年後,達延汗派郭爾羅斯部的脫火赤少師等追殺了亦思馬因,並奪回了生母。
而在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就是在自己繼位前一年,14歲的達延汗開始親政,廢除了元朝遺留下來的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少師、平章、知院等官職。
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時代的濟農、諾顏。
左右北元近兩百年的太師終於成為了歷史陳跡。
從達延汗的所作所為可見,其人野心勃勃,又恢復成吉思汗舊制,對大明虎視眈眈。
雖然現在只是佔據了蒙古東部韃靼的部分,但不可不防。
故一定要保證吐魯番的局面,哈密位於西域要道,是大明統領諸番、遮蔽西陲的關鍵,一定不能出差錯。
不過,攘外必先安內,思忖至此,朱佑樘正色道:
“懷恩,傳內閣首輔劉吉。”
懷恩心頭一顫,“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