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諸天的道士

第25章 道人“撞邪”?

石室內,燭火幽幽。

昏黃的光亮映照在太淵那冷峻而嚴肅的面龐上,彷彿為他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手中的無名手札上,眉頭微蹙,神情中透出一絲疑惑與凝重。

此前,太淵一直沉浸在對手札內容的研讀中,專注於琢磨其中的微言大義,未曾想過以心神去探尋這本手札本身。

然而此刻,他卻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股微弱卻真實存在的精神波動,從那泛黃的書頁中隱隱傳來。

這股波動細若遊絲,卻又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太淵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疑惑。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剎那間,“撞邪”二字閃過腦海,但他很快便摒棄了這個念頭。

以他如今的深厚修為與超凡能力,即便真的遭遇邪祟,又有何懼!

更何況,當今之世,能否誕生邪祟都尚未可知。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加上這本手札乃是朱熹親手所著,裡面蘊含了朱熹一生的心血。

太淵的心中漸漸浮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是朱熹的精神念頭附註其上?朱熹未死?”

嘶!~

這一念頭剛一浮現,太淵便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若真是如此,那這本手札的意義便遠非尋常典籍可比。

太淵的目光變得愈發凝重,心中思緒萬千。

若這手札中真的留存著朱熹的精神殘留,那麼朱熹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是單純因為嘔心瀝血而使得精神念頭附在手札之上,還是另有深意?甚至,他是否有著再現人間的想法?

雖然朱熹被尊為“朱子”,但是千古艱難惟一死,多少名臣將相、歷代皇帝無不追尋長生。

像是祖龍嬴政海外尋仙藥,漢武劉徹信奉方仙道等,皆是為此。

若朱熹真的留下了後手,試圖以某種方式延續自己的存在,也並非不可能。

正如《論衡訂鬼篇》有云: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太淵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手札上,神情中多了幾分探究與深思。

若朱熹的精神真的留存於此,那麼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能夠與這位千古聖賢直接對話。

良久。

太淵有了決定,他把自己的心神緩緩地延伸向下。

太淵想過了,自己已經翻閱這本手札三日了,如果這股精神念頭有歹意,自己早就被其所創了。而自己現在依然無事,要麼是這波精神念頭沒有惡意,要麼就是它不具備傷人的能力。

而且求道路上,艱難險阻,不進則退。

如果太淵這次退縮了,那麼於他的道心有缺,蒙受陰影,對他以後的修行不利。

念及此處,太淵深吸一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毅然。

接近了。

“譁——”

剎那間,一股正大光明、闡天應人的磅礴氣息洶湧襲來,如同一股無形的浪潮,將他的心神徹底包裹。

在這股氣息的籠罩下,太淵只覺眼前景象陡然一變,周遭的一切瞬間扭曲、旋轉,彷彿在一瞬間被捲入了另一個時空維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