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林平之,眼中帶著幾分期待:“林師兄,覺得師弟剛才的俳句如何?”
林平之心想自己之前剛說了要照顧師弟的,可不能讓他丟了面子。
林平之心想,自己之前剛說了要照顧師弟的,可不能讓他丟了面子。
於是,他故作深沉地點了點頭,連聲說道:“好!好!此句甚妙!”
緋村劍心眼睛一亮,連忙追問:“妙在何處?”
“呃……那個……那個……”林平之頓時口吃了。
額頭微微冒汗,他哪裡懂什麼俳句的妙處,在他看來,這既無平仄對仗,也無韻律之美。
太淵在一旁不禁笑出了聲,提示說:“劍心你用日語把剛才的俳句再說一遍。”
雖然不知道師父是什麼意思,但緋村劍心還是照做。
“秋の風は孤獨で憂鬱、ワインと詩は詩人と漁師です。古代の池の隣で、カエルが靜かな音で水の真ん中に入りました。”
這次林平之聽得就有些不同了。
“雖然聽不懂劍心的話,但光聽韻律就飄溢著一股微妙的餘情餘韻和一股清寂幽玄的意境。”
這下緋村劍心激動了。
師兄真的是我的知己,懂我啊。
太淵說道:“其實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林平之滿臉驚訝:“師父,您還懂俳句?”
在他心中,師父一直深研武學與道學,沒想到對異國的詩歌形式也這般瞭解。
太淵微微一笑,語氣淡然:“俳句起源於連歌,為連歌的發句。連歌是格調高雅、古典式的詩;而俳句更偏向於日常小詩,喜歡使用連歌中沒有用過的富有生活氣息的事物來作為題材。”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俳句的意境與漢詩多有相通之處。俳句的妙處,在於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綺景,與詩人的玄思夢幻對應起來,造成一種幽情單緒,一種獨在的禪味,從剎那間而定格永久。”
“而這種禪寂之感,在我們的詩歌裡也屢有體現。就說詩佛王維吧,他的詩句‘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一悟寂為樂,此生間有餘’,不就滿含禪意嘛。”
緋村劍心聽得入神,望向太淵的眼神裡,驚訝與佩服交織。
他忍不住道:“師父竟然對俳句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太淵擺了擺手說:“不過是略知一二罷了。好了,不說這個了。”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兩人。
上次留給你們的兩個問題,思考得如何了?”
林平之和緋村劍心聞言,頓時神色一肅,端身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