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感受著茶水在舌頭上流淌過留下的清香,但眉宇間卻早已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朱洵眼中帶著幾分得意,緩緩說道:“伯安果然是個懂茶之人。這茶確實不是尋常的武夷茶,而是產自武夷山深處的‘貢眉茶’。此茶生長在海拔極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常年被雲霧繚繞,吸收天地精華,故而茶香獨特,滋味非凡。”
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得意,恰似“酒逢知己千杯少”,作為愛茶之人,自己珍藏的好茶能得懂茶人欣賞,自然喜不自勝。
“這是福鼎白茶樹製成的貢眉白茶。”朱洵解釋道,“當初太淵道長你就沒有猜到,如今伯安一下就品出來,怎麼樣,嘿嘿……”
那神態,頗有一種得意勁兒。
太淵淡淡抿了一口,神色淡然,說道:“貧道對這些的確是見識的不多,願聞王公子高見。”
王守仁清了清嗓子,娓娓道來:“此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幹茶色澤翠綠,沖泡後湯色呈橙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柔軟、鮮亮。”
“葉片迎光看去,可透視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正是最優質的貢眉!”
“貢眉茶功效如同犀牛角,有清涼解毒,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且可退熱祛暑,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腦等功效,為夏日佳飲,令人精神愉悅、心曠神怡。”
說完,又愜意地抿了一口。
身旁諸芸玉見自己夫君如此“賣弄學問”,眼角一彎一眯,不由得閃過促狹而溫柔的笑意。
太淵微笑點頭,語氣平和,道:“王公子好見識,聽君一席話,貧道獲益匪淺。”
王守仁見太淵還是一副古井無波的模樣,內心微微有些挫敗。從一見面到現在,這位太淵道長都是風輕雲淡,自在從容。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王守仁自忖,要是談經論道,自己或許不及道長;可說到這些風雅之事,道長身為道士,總該有所欠缺吧。本想著能讓那張平靜的臉上出現些許侷促,結果反倒顯得自己像個急於表現的孩童。
王守仁略帶挫敗的說道:“太淵道長今年高壽啊?”
太淵抬眸瞥了他一眼,不緊不慢地說:“二十有六,正值青春。”
王守仁故作驚詫之色,“我還以為道長已經九十有六,看破紅塵了呢!”
話語裡帶著一絲調侃之意。
太淵說道:“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得意忘言方了徹,泥形執象轉昏迷。身心靜定包天地,神氣沖和會坎離。料想這些真妙訣,幾人會得幾人知。”
聲音沉穩,似帶著一種超脫塵世的韻味。
王守仁介面問道:“那如何才能做一個好道者?”
神色認真,像是真的在向太淵求教。
太淵目光深邃,答道:“心明則萬法皆照,性淨則五濁不歸。”
王守仁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
想起之前太淵說自己要注重養生,便順勢請教養生之道。
聽到要探討養生之道,朱洵也來了興趣,他可是親眼見過太淵道長那驚人的藝業,簡直如傳說中的列子御風一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