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不用再提了,現在這鼎足三國之策,在荊州連三歲小孩都知道。”
“世子,說起來也奇怪啊,這種比較私密的戰略發展大略,怎麼就弄得人盡皆知了呢?”
曹軒乾笑兩聲道:“這都是出自我的手筆。”
聽到這話,劉曄一臉生無可戀的回道:“世子英明。”
曹軒站起身來,緩緩踱步到窗邊輕嘆一聲道:“其實這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先生,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啃下江東這塊硬骨頭?”
劉曄苦笑一聲道:“世子,在江東,除了魯子敬外,還有一人更可怕。”
“何人?”
“周公瑾。”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曹軒不禁眼皮一跳,在這個時期,曹魏最大的敵人不是劉備,更不是諸葛亮,而是周公瑾。
周公瑾出身名門,其父為洛陽令,從祖、從父皆官至太尉,也就比袁家的四世三公稍微低那麼一等。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力勸孫策離開袁術,自主創業,後幫助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七年,曹操曾責令孫權送質子到江都,但被周瑜諫阻,周瑜建議孫權佔據江南,擁兵觀變,確立了“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
後來的赤壁之戰自不必多說了,哪怕到了他臨終的那一年,他所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也堪稱完美。
只可惜孫權並沒有將這個策略貫徹到底,讓劉備搶先佔了蜀中,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先生,周公瑾此人能為我所用麼?”曹軒緩緩問道。
“絕不可能,周瑜和孫策為好友,且為人忠義,他是不會棄孫氏而投靠世子的。”劉曄毫不遲疑的回道。
“對了,我聽說周瑜現在相當於江東的輔政大臣?”
“世子所言不虛,孫策去世之時,曾令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既然如此,那先生覺著孫權會不會有些不甘心啊?畢竟他才是真正的江東之主。”
“世子是想用離間計?”
曹軒點了點頭道:“正有此意,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倒是可以一試,但是成功的機率不大。”
“這是為何?”曹軒不解的問道。
劉曄苦笑一聲道:“因為周瑜在江東的威望實在太高了。
孫權初掌江東時,根基未穩,是周瑜全力支援,助他穩固了地位。
而且,周瑜才華橫溢,精通兵法,江東上下,無論是文臣武將,還是普通百姓,都對他極為敬重和信服。
這樣的人物,即使孫權真的對其心有不滿,也不敢輕易表露出來,更別說做出什麼不利於周瑜的舉動了。
所以,我們想要離間孫權和周瑜之間的關係,幾乎是難如登天。”
“不管如何,先試試吧,此事便拜託給先生了。”
“謹遵世子之命。”劉曄拱手拜道。
就在這時,曹軒突然把桌子上的墨汁潑向了劉曄。
劉曄頓時就懵了,良久方才問道:“世子,這是何意啊?”
“議事歸議事,戲還得繼續演下去。”
當天下午,一則驚人訊息如旋風般在許都城內迅速傳開—“劉曄因觸怒曹軒,被狼狽的攆出了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