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風流

第413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懷揣著這樣的心思,李世民也沒在泰州多留,而是帶上大軍直奔曲阜。

抵達孔府之後,李世民同樣只是在至聖先師的牌位前上香三柱,便離開了孔府。

一路上,他沒有驚動任何百姓,更未命地方官府做什麼排場修什麼行宮。

就彷彿是一個普通的旅客慕名而來,在抵達目的地合影留念之後,便踏向下一個目的地。

一行人就這麼一路走,一路遊。

當長安城高大的城牆再一次映入眾人眼簾時,貞觀十八年也就晃眼而過了。

時間來到貞觀十九年,李世民看起來越發的老了。

同時,朝堂之上,貞觀初年那些和李世民共謀大事,乃至於和柴令武私交甚篤的老臣,也已經不見了一大半。

貞觀十九年四月,岑文字也去世了。

同月,金城郡公姜行本,戴國公左難當也相繼去世。

五月,顏師古因病逝世,沒幾日,其弟顏相時也在禮部侍郎的職位上逝世。

隨著越來越多的老臣離世,李世民也變得有些沉默寡言起來。

看得出來,他開始懷念起那些往事,追想當年那些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

眼見李世民一天一天沉寂下去,柴令武果斷上書,奏請李世民召天下畫師,為那些已經逝世的開國功臣畫像。

一來,可讓後人知曉他們的功績,二來,也可解陛下的思念之情。

對於這個提議,李世民欣然應允,當即召集了天下畫師,由大畫家閻立本統率,開始為那些給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畫像。

閻立本帶人一番商議,最終選出十一位功勞最大的功臣,預備效仿漢宣帝劉洵的麒麟閣十一功臣,共畫出十一副等身像,高掛凌煙閣,用以啟示後人。

但是沒成想這個數字一出,活著的一群功臣不幹了,紛紛找到李世民開始誇功。

李世民無奈,只得重新裁定人選,最終將十一人的名額擴充套件到了二十四人,並將活著的有功之臣,也給畫了進去。

人員選定,名單裁定。

閻立本也不浪費時間,帶著一群天下手藝最精湛的畫師,僅用時三個月,便將二十四副栩栩如生的等身畫完成。

隨著畫像入閣,李世民又召集天下石匠,在凌煙閣內篆刻石碑二十四面,專門記錄畫上功臣此生的功績。

貞觀十九年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與功德碑落成。

李世民觀後大喜,下詔於凌煙閣大宴群臣,同時邀請那些還活著的功臣,去瞻仰自己的畫像與功績。

柴令武也在邀請之列,因為他老爹柴紹,也上榜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柴令武受邀來到凌煙閣中觀摩,看著畫像上那栩栩如生的二十四人,一時間不由得感慨萬千。

他依稀記得,歷史上的凌煙閣功臣,是在貞觀十七年落成。

而在這個歷史時空,卻拖到了貞觀十九年,兩年的時空錯落,讓他頗有一種斗轉星移的感覺。

“哇哈哈哈,怎麼樣,這畫上之人,與俺老程像吧?”

程咬金的大笑聲吸引了柴令武的注意,他應聲看去,便見程咬金站在自己的畫像前方,不斷擺著poss。

那臉上的嘚瑟勁,就別提了。

同時,這麼幹的人還不止程咬金一個。

就連自家老爹柴紹,也靜靜地站在自己的畫像前方,滿臉的欣慰之色。

畢竟,比起那些已經死去的同僚,他們可是活著看見了自己死後蓋棺定論的最終結果。

人嘛,誰還不是追求個身前身後名?

大多數人,都是死了之後,才會被後人蓋棺定論。

而他們卻是活著就能看見自己死後的樣子,就憑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他們高興許久了!

“柴小子,你過來!”

柴令武正看得有趣,李世民蒼老的聲音忽然傳進了他的耳朵。

柴令武聞言,急忙小跑過去,朝李世民行禮道:“陛下有什麼吩咐?”

李世民笑吟吟地說道:“朕知你素有詩才,再加上這凌煙閣,也是由你牽頭方能建成,何不詩以記之?”

聽見這話,柴令武不由得愣了一下。

但就是他愣神這片刻功夫,其他人也被李世民這話所吸引。

以程咬金為首的一群老傢伙頓時湊上來,起鬨道:“柴小子,老夫等人怎麼著也算名垂青史了,你就沒什麼想說的?”

“就是,如此盛事,讓你作首詩記錄一下,不算為難你吧?”

柴令武回神,下意識看向一群老傢伙,便發現連自家老爹都是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

既然連老爹都希望他做文抄公,那他再推脫,就顯得有些不像話了。

於是,他果斷道:“有詩,自然有詩。”

“既然有詩,還不速速道來!”

眾人聞言,眼中趣色更濃,紛紛出言催促。

柴令武見狀,也不再賣關子,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安靜,且聽我言。”

聽見這話,上一秒還喧囂的凌煙閣瞬間陷入寂靜,有的只剩下柴令武清朗的唸詩聲。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西疆五百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隨著柴令武的話音落下,本就安靜的凌煙閣更是靜得落針可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良久,李世民率先呢喃一聲,隨即猛地讚道:“好詩,真乃傳世之作也!”

李世民的聲音驚醒了陷入震驚的眾人。

下一秒,場中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稱讚聲。

“哇哈哈哈,好詩,果然好事。”

程咬金豪邁大笑幾聲,但剛剛誇讚一句,便聽得牛進達陰陽怪氣道:“你個老匹夫,也懂詩?”

程咬金一愣,隨即勃然大怒:“難道你懂?”

牛進達悠然自得:“那是自然,要我說,這就不是什麼好詩,而是絕世好詩!”

“你.......我......”

程咬金本來都準備看看牛進達狗嘴裡能吐出什麼象牙出來,突然聽見這句絕世好詩,頓時就給他整不會了。

他期期艾艾張嘴半天說不出話,最後悻悻地瞪了牛進達一眼:“用你說,難道俺老程不知道這是絕世好詩?”

“哈哈哈哈~”

牛進達聞言,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則是湊到了柴令武身邊,不住地誇讚柴令武詩才無雙,堪稱大唐頂尖。

而對於這些誇讚聲,柴令武自然是來者不拒。

開玩笑,他好歹也是初唐詩仙的好吧。

一群人誇了半天,柴令武也樂了半天。

但隨著氣氛逐漸沉寂下去,卻是突然有人冷不丁問道:“柴賢侄,你這詩,固然是絕世好詩,但老夫有一處不解,可否請賢侄解惑?”

眾人下意識看向說話之人,正是長孫無忌。

柴令武點點頭:“長孫伯伯請說。”

長孫無忌笑問道:“不知賢侄詩中所寫這西疆五百州,指的是哪裡?”

柴令武挑了挑眉,卻是沒料到長孫無忌會糾結這個。

他眼珠子一轉,笑道:“西疆嘛,自然是我大唐以西之地,如今我大唐東臨大海,北抵冰原,南臨半島,已是擴無所擴,唯獨這西疆,仍是未能盡數入我大唐之手,小侄此詩,就是要告誡後人,需以諸位長輩為榜樣,時刻不忘開疆拓土的決心!”

“原來如此!”

聽見柴令武的解釋,一群老傢伙頓時恍然大悟。

他們就奇怪,柴令武幹嘛不寫東疆北疆南疆,獨獨要寫西疆,感情還有這麼個隱喻。

不錯,真不錯!

長孫無忌聞言,更是滿臉讚賞之意,笑著頷首道:“賢侄此詩立意之高,老夫生平僅見,佩服,佩服。”

“諸位長輩過譽!”

柴令武謙虛擺手,絲毫沒有半點心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