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把子肉,這是甏肉乾飯!

第494章 吃飯3

白切雞的雞剛從砂鍋裡撈出來,蘇風用冰水澆在雞身上,雞皮瞬間收緊變脆。

“清遠三黃雞最適合做白切雞,”他把雞剁成塊,皮黃得像琥珀,“水開後關火燜十五分鐘,既嫩又不會老,蘸料要用沙姜和蔥蓉,才能吃出雞的鮮甜。”

王一寧夾起一塊雞腿,皮脆肉嫩,汁水能從肉絲裡滲出來:“這雞比我在廣州酒家吃的還嫩,秘訣在哪?”

蘇風笑著指了指冰水:“冰火兩重天,才能讓雞皮脆如紙。”

叉燒肉在烤箱裡滋滋冒油,孫諾正往肉上刷蜂蜜。“這是廣式早茶的標配,”

蘇風把醃製好的五花肉放進烤箱,“用生抽、老抽、蜂蜜、料酒醃一夜,烤的時候每半小時刷次汁,才能有這紅亮的顏色。”

烤好的叉燒肉泛著油光,用刀切開時能看見粉紅的肉質,唐可欣嚐了一塊,甜中帶鹹,肉香濃郁:“比超市買的還好吃,以後不用去早茶店了。”

紅糟肉的五花肉在紅糟汁裡泡得通紅,胡一菲正把肉切成薄片。“福州人過年必吃這菜,”蘇風把肉放進蒸鍋,“紅糟是釀酒剩下的酒糟,加白糖發酵成的,既能去肉腥,又能增香。”

蒸好的紅糟肉帶著淡淡的酒香,肥肉入口即化,孫諾夾了一塊配米飯:“這味道真特別,酒香一點不衝,反而很溫柔。”

海蠣煎的海蠣剛吐淨沙子,王一寧往麵粉裡打雞蛋,調成稀糊。“閩南的街頭小吃,”蘇風把海蠣倒進糊裡,加蔥花拌勻,“在平底鍋裡煎到金黃,淋上番茄醬,外酥裡嫩。”

海蠣的鮮混著雞蛋的香,唐可欣拿起一塊吹涼了:“比我在廈門吃的還鮮,海蠣一點沙子都沒有。”

蘇菜補遺:松鼠鱖魚與清燉獅子頭的夥伴

叫花雞用荷葉包著,外面裹著厚厚的黃泥,孫諾正用錘子敲開泥殼。“這菜有典故,”

蘇風揭開荷葉,香氣瞬間湧出來,“當年乞丐把雞裹泥烤熟,後來被乾隆皇帝吃了,成了名菜。”

雞肉撕開來雪白細嫩,荷葉的清香混著雞的香,胡一菲撕了個雞腿:“原來叫花雞是這麼做的,比想象中簡單。”

揚州炒飯的米飯在鍋裡粒粒分明,王一寧往裡面加火腿丁、蝦仁、雞蛋。“正宗的揚州炒飯要‘金包銀’,”蘇風快速翻炒著,“雞蛋要裹住每粒米飯,配料不能多於米飯,吃的是米香。”

狠命的往嘴裡扒了幾口乾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