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把子肉,這是甏肉乾飯!

第491章 團圓

“真的?”

“真的!”

“太好了。”

“同意!”

眾人開心起來。

臘月二十七的暮色像塊浸了墨的絨布,慢悠悠地蓋下來。蘇風小館的燈籠剛掛上簷角,孫諾就騎著電動車撞開了巷口的雪霧,車筐裡的活魚濺起的水花在車把上凍成了冰碴。

“風哥!我媽讓我帶的長江刀魚,說這時候的最肥!”他掀開門簾的瞬間,正撞見王一寧在灶臺前顛勺,青綠色的蒜苗在鐵鍋裡蹦跳,油星子濺在亮鋥鋥的瓷磚上。

“來得正好,”蘇風從地窖裡抱出壇花雕,壇口的泥封一啟,醇厚的酒香漫得滿屋子都是,“剛跟一寧盤點完菜名,二十一道正好湊齊‘三七二十一’,討個周全。”

胡一菲正把泡發的海參碼在白瓷盤裡,聞言回頭笑:“我可提前說好了,我只會洗菜不會切,切壞了可別怪我。”

唐可欣已經繫上了蘇風給的新圍裙,正對著菜譜上的“佛跳牆”皺眉:“這道菜要十八種料?光記名字就得半小時。”

五點的鐘聲剛敲過,小店的八仙桌就被抬到了堂屋中央。

蘇風在桌角擺上青瓷筆洗,裡面插著松柏枝和蠟梅,細碎的金蕊落了滿桌。

“八大菜系各挑兩道硬菜,再加五道家鄉味,湊成二十一道。”他指著牆上貼的選單,紅紙黑字寫得端正,“從魯菜開始,先把壓軸的擺出來。”

王一寧正用牙刷細細刷著海參表面的褶皺,淡褐色的海參在溫水裡慢慢舒展。“這膠東刺參得提前三天發,”

他屈起手指敲了敲海參,“先用純淨水泡二十四小時,剪開肚子去掉沙嘴,再換水煮四十分鐘,最後用冰水泡著才夠彈。”

蘇風在灶上支起鐵鍋,蔥白切得滾刀塊在豬油裡慢慢煸,金黃時倒入老抽和冰糖,咕嘟出琥珀色的醬汁。

“聽說這菜是當年孔府宴客的頭牌?”孫諾蹲在旁邊看火候,鼻尖快碰到鍋沿蘇風舀起一勺醬汁淋在海參上,蒸汽裹著蔥香撲過來:“最早是福山幫廚子創的,清末時候傳入京城,老舍先生在文章裡寫過,說吃這口得配荷葉餅才不算辜負。”

海參吸飽了醬汁,原本乾癟的身體變得油亮飽滿,王一寧用筷子夾起一根,顫巍巍的卻不斷,引得胡一菲趕緊掏出手機拍照。

九轉大腸在另一口鍋裡翻滾,孫諾捂著鼻子躲開:“這玩意兒處理起來可真費勁。”

唐可欣正用牙籤挑著腸壁上的油脂,指尖沾著白醋的酸味:“得用麵粉和醋反覆搓洗,焯水時加花椒和薑片去味,光這一步就得耗倆小時。”蘇風往鍋裡依次撒入肉桂、豆蔻、砂仁,八種香料在熱油裡炸開,嗆得人直打噴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