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用蘆花雞才夠味。”
中都的蘆花雞獨家出品,品質最好。
蘇風從竹籠裡抓出一隻羽毛帶金斑的雞,那雞在籠裡時還蔫蔫的,一接觸到天宮的雲氣,頓時精神起來,撲騰著翅膀想要飛,被蘇風按住翅膀才老實下來。
蘆花雞常年在山間奔跑,吃的是松籽、草籽,連雞骨裡都帶著松針香,宰殺前還餵了三天的小米,肉質格外緊實。
褪毛時刀刃劃過雞皮,竟有細碎的金光迸出——原是這雞常啄食仙草種子,連骨髓都成了金色。蘇風將雞肉切成塊,大小剛好一口一塊,在天河水裡焯過之後,血沫都凝成了細小的血珠,被他用銀勺舀起,扔進灶膛裡,竟化作團小火苗,讓青火更旺了些。
炒糖色是關鍵。蘇風往鍋裡倒的不是凡糖,而是太白金星送的“玉液瓊漿”,那糖漿在青火的灼燒下漸漸變色,從透明到淺黃,再到琥珀色,熬至起大泡時,忽然化作一群蜜蜂形狀的糖絲,繞著雞肉飛了三圈,才慢慢融進肉紋裡,在表皮留下層晶瑩的光澤。
他又扔進幾顆從凡界帶來的香菇,那些菌子遇著仙氣,傘蓋竟慢慢展開,露出裡面繡著雲紋的菌褶,連菌柄上的泥土都化作了金粉。
“要加山泉水才鮮。”蘇風想起老爹的話,往鍋里加了些從老家帶來的山泉水,那水剛入鍋,就見水面上浮現出細小的魚紋,原來是水裡含著的礦物質在仙氣作用下顯形了。
他蓋上鍋蓋,聽著鍋裡咕嘟咕嘟的聲響,像是有誰在裡面唱歌,蒸汽從鍋蓋縫隙裡鑽出來,在半空凝成朵巨大的蓮花,花瓣上滾動著水珠,滴落時便化作香甜的露水。
黃燜雞出鍋時,香氣引來了掌管後廚的灶神。老神仙拄著根棗木柺杖,柺杖頭雕成雞頭形狀,盯著鍋裡的湯汁直咂嘴:“當年姜子牙在崑崙山封神,我守著的行軍鍋,燉的雞也沒這香味。
那時候缺油少鹽,只能清水煮雞,最多撒把野蔥,哪像這般講究。”
說話間,他袖中飛出三隻金蟾,往鍋裡各吐了顆金丹,湯汁頓時泛起琉璃色,舀一勺澆在米飯上,米粒竟都立了起來,顆顆飽滿如珍珠,還帶著淡淡的荷香。
蘇風用玉勺將雞肉分到碗裡,每塊肉上都沾著塊香菇,湯汁濃稠得能掛在勺上,卻絲毫不膩。
八仙中的呂洞賓第一個伸手去夠,他用的玉筷是漢白玉雕琢而成,筷頭刻著仙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