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風將肉糜擠成核桃大小的丸子,放進七成熱的油鍋裡,油花頓時像煙花般炸開,濺起的油滴在接觸到雲氣的瞬間化作金色的火星。
他用長筷子輕輕翻動,看著酥肉從粉嫩變成淺黃,再到誘人的金黃,那顏色像極了家過年時貼的窗花,溫暖而熱烈。
炸好的酥肉要先蒸再扣。蘇風將酥肉整齊地碼在碗裡,中間填上梅乾菜,上面再蓋一層酥肉,放進蒸籠時特意在籠屜邊緣墊了片荷葉。
“這樣蒸汽裡就帶著荷香。”他想起老爹的話,那時家沒有荷葉,就用玉米葉代替,蒸出來的肉帶著股清甜的玉米香,孩子們總搶著把玉米葉也吃掉。
兩個時辰後,蘇風端起蒸碗,在眾仙的注視下猛地倒扣在玉盤上。
隨著“咚”的一聲輕響,梅乾菜託著酥肉完美脫模,形狀竟與碗底的蓮花紋絲不差。
最神奇的是那“福”字酥肉,在蒸汽的作用下,紋路更加清晰,泛著油光,像是用金子鑲嵌而成。
赤腳大仙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抓,指尖剛碰到肉皮,就見那些酥肉忽然散開,化作漫天肉雨,落在每個人的碗裡時又自動拼成小塊,連蘸料都均勻地裹在外面。
“妙哉!”他把整塊酥肉丟進嘴裡,連骨頭都不吐——其實這酥肉本就沒有骨頭,是肉糜自然形成的骨肉相連的口感,“當年在凡間雲遊,吃過不少酥肉,卻從未有這般入口即化的滋味。”
“這梅乾菜比王母娘娘的靈芝還入味。”食神夾起一筷子梅乾菜,放在鼻尖嗅了嗅,眼睛頓時亮了,“裡面竟有大地的氣息,是凡界的泥土香!老夫在天宮萬餘年,早已忘了這種味道。”
他吃得入神,連《食譜》掉在地上都沒察覺,那本書在接觸到雲氣的瞬間自動翻開,停在記載“魯西南八大碗”的頁面,上面的文字竟在慢慢變成金色。
蘇風看著案上的酥肉扣碗,忽然發現梅乾菜的縫隙里長出了細小的綠芽,那是晨露與仙氣滋養的結果,嫩芽上還掛著晶瑩的水珠,折射出宮燈的光芒,像是無數個小太陽。
他想起老爹說過,食物是有生命的,你對它用心,它就會用最好的味道回報你。此刻,他信了。
當四隻拳頭大的丸子浮在玉碗裡時,眾仙都發出了驚歎。
那些丸子是用天界的七彩米與豬肉糜揉成的,表面泛著虹光,咬開之後,裡面的餡料竟化作四種顏色的湯汁——分紅、黃、青、白,對應著“福祿壽喜”四象,在碗裡流轉時,竟拼出了天宮的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