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枰,落子無悔,棋主完勝三局,氣運相生。”
“對決已成立,是否開始”,月牙(大名林彎彎)
“天地為枰,落子無悔,棋主完勝一局,可摹射箭”
“天地為枰,落子無悔,棋主完勝三局,氣運相生。”
“...可摹辨糞肥效”(米粒的絕活,大名王秀禾)
“...可摹估糧重”(山貓的絕活,大名孫野)
“...可摹估爬樹掏鳥窩”(山貓的絕活,大名孫野)
當最後一個小孩指導結束後,林硯癱坐在蒲團上,耳邊此起彼伏的提示音漸漸化作蟬鳴——雖累但滿足。
那些被他指導過的孩童,此刻正在祠堂各個角落捉對廝殺。
二丫把紅頭繩系在樑柱記比分,活像給祖宗們掛上串硃砂瓔珞。
祠堂東廂房的地龍燒得太旺,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上沁著汗珠,連棋盤邊的陶罐酸梅湯都見了底。
那是奶奶剛才送來的。
抬頭看到屋外有幾個大人在圍觀,每當自己的小孩贏了對手時,都會笑的很大聲,好像在提醒大家,這是我家的仔。
收拾棋枰時他忽然頓住,掌心紋路無端發燙,彷彿被冬日暖陽曬透的青石板。
四十八張稚氣未脫的面孔仍在林硯眼前晃動——虎子落子前總要咬指甲,二丫思考時會卷紅頭繩,連糞球身上若有若無的草料味都清晰可憶。
最後一粒雲子歸罐時,祠堂樑柱間的更漏正指向戌時三刻。
“明日還來!“所有的孩子臨走時,都堅定一個念頭。
林硯回家剛跨進院門時,就看到奶奶坐在堂屋門口等他。
“硯哥兒,聽說你今天大殺四方,要不奶奶陪你殺兩盤?“老人從針線笸籮裡摸出磨亮的棗木棋。
三局終了,林硯看著老人將白子逐個收回陶罐,忽然驚覺棋路竟與虎子如出一轍——都是直來直往的“衝四“打法。
這個發現讓他嘴角不自覺揚起,連奶奶偷藏棋子的頑皮舉動都成了趣事。
夜飯時奶奶笑著添了半碗小米粥,連糖醋魚多吃了半條:“我孫兒腦瓜子靈光,趕明兒教教你爺爺!“
老爺子舉著旱菸杆敲桌沿:“老太婆輸棋還貪嘴...“
林硯低頭扒飯,袖口露出的掌心微微汗溼。
他能清晰感受到某種變化在滋生,就像驚蟄前的地龍在土層下蠢動——雖不見形跡,卻知驚雷將至。
吃完飯林硯以太累為由直接回房,仰面躺在床上。
月光透過窗紙上的冰裂紋,在掌心投下模糊的網格影。
他閉目凝神,意識沉入識海剎那,有聲音提醒:“棋主就連續完勝50人,棋盤繼續解鎖,是否解鎖?”
林硯默唸“解鎖”。
棋盤產生波動,又有聲音:“棋盤進一步解鎖成功,對決方式升級,水脈勘察功能啟動。”
對決方式升級:生活中所有對決的行為都被棋盤認可,如體育競賽、槍法、打牌、演講競賽、猜拳等等。
水脈勘察:簡要說是水流路徑、水流速度、水位變化進行資料化,幫助棋主掌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成因、分佈及其運動規律。
“原來天地皆是棋局!”林硯大悟
是夜,冬雷滾滾,驚雷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