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龍椅之人,沒有一個是等閒之輩。
太上皇后期要防範開國一脈,雍和帝亦是如此。
不管是哪一脈,都不能過於強大,最好是相互制衡才好。
開國一脈這邊,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則滿臉憂慮。
恰在靖國公沈丞欲開口之際,一位戶部的侍郎跨步而出,躬身行禮道:
“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雍和帝面露好奇之色,問道:
“所為何事?”
“陛下,臣要檢舉!這賈珏年齡不符,實乃威烈將軍篡改了其年齡!今年寧國府適齡前往邊關的子弟僅有賈蓉與賈薔,可不知為何,威烈將軍卻將榮國府年僅十四的賈珏送了過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喧譁。
雍和帝微微一怔,而後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賈珏與寧榮二府似乎皆有嫌隙!
或許能加以利用?!
開國一脈這邊,王子騰與史鼐、史鼎三人不動聲色地相互對視了一眼。
史鼐向前一步,佯裝“斥責”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什麼適齡不適齡的!我大乾何時有過這等規矩?!開國之初,我們各家十三四歲的子弟便奔赴戰場,滿族的青壯又有幾個能等到十五歲?!”
“更何況,衛國戍邊,寧榮二府皆為賈家氏族,責無旁貸!賈珏昔日更是差些入繼寧府一脈,自是應該同心戮力,不分彼此,有何不妥?!”
這看似是在為賈珍開脫,實則是為了消除賈珏身份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就在這時,靖國公沈丞輕撫著鬍鬚,雙眼微微眯起,說道:
“賈家當真是人才濟濟啊,上一代的賈代善才離世沒幾年,這一代賈府又湧現出一位絕世將才。看來日後大乾軍中又要誕生一位軍神了……”
話還未說完,兵部尚書康浩便皺起眉頭道:
“行了!諸位如今所言皆是無足輕重之事!陛下,邊關大獲全勝,如此大功,豈能不賞!臣懇請陛下重重嘉獎,並昭告三軍,以振士氣!”
雍和帝此刻其實也有些舉棋不定,這也怪不得他。
太上皇也好,他自己也罷,都不是以武立國的皇帝。
對武將有所防範本屬正常,更何況還是賈家的人!
即便聽聞賈珏與賈珍有嫌隙,心中也難免有些糾結。
若不是在朝堂之上,他確實可以暫且擱置,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或是與太上皇商議。
可眼下卻沒時間了!
如此大捷若不封賞,那就不只是態度問題了!
“傳朕旨意……”
雍和帝此刻也頗感無奈,畢竟這是在朝堂之上。
他不可躊躇,亦不可徘徊!
他人在沙場上以性命搏得的功勳,你豈能裝作未曾目睹。
否則,便是令整個邊疆將士心寒徹骨!
屆時若他們消極抵抗,又當如何?!
朝堂之下這些大臣,即便國破之後仍能穩坐臣位,可皇帝呢?!
況且,他也急需一場輝煌的勝利,來穩固自身的統治根基!
然而,令他倍感無奈的是,此人竟是賈家子弟……
如今,他只能將希望寄託於賈珏,期望他能為自己所用,而非如開國一脈的其他勳貴那般,只效忠於太上皇。
也期盼賈珏能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而非追悔莫及!
眼下,他只能在日後設法收服賈珏,並藉助賈珏逐步影響開國一脈!
剎那之間,他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就賈珏目前的功績而言,封賞之事幾乎無需多言。
況且繼續討論下去,朝堂之上勢必又要陷入無休止的爭執!
他需要展現出堅定不移的態度,為日後的謀劃奠定基礎!
因此,他並未徵詢其他臣子的意見,而是徑直開口宣佈。
“傳朕口諭,賈珏晉封三等男爵,並擢升為四品遊擊將軍……”
此言一出,
多數官員皆感驚愕,但也明白這三等男爵的封賞並不算太過豐厚。
若是在尋常戰事中,此等功勞也確實當得起這個爵位,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一步步晉升至此,而非憑空賜予一個白身如此高的爵位。
但問題在於,當下的戰場形勢極為嚴峻,賈珏的這份功績恰似在不利局面中撕開了一道突破口。
無論是後續繼續征戰,還是選擇議和,對大乾而言都大有裨益。
最為關鍵的是,此戰大捷的訊息一旦傳遍全軍,邊關將士計程車氣必將大幅提升。
三等男爵的封賞,倒也算不得是額外的恩寵,實乃他憑藉自身性命拼殺所得。
至於遊擊將軍一職,乃是千總之上的官職。
統兵之數,譬如輕騎兵至少增至兩千,且擁有了更為廣泛的自主之權。
元平一脈之人皆心懷不甘,然而沈丞始終閉目養神,一言不發,他們自然也不敢越過沈丞擅自發言。
開國一脈中,有人滿心歡喜,只因這象徵著開國一脈再度興盛!
然而,也有人眉頭緊鎖,面露憂色,他們目光長遠,深知開國一脈眼下穩固既有局勢方為正途。
沒有哪位帝王樂意瞧見一個利益集團長久把控軍權,此刻的崛起,只會給未來徒增諸多煩擾。
無人膽敢站出來反對,只因雍和帝的心意已然昭然若揭。
緊接著,便是徐明善以及奏報上提及的各級官員的封賞事宜,不過對於這些封賞,雍和帝並未獨斷專行。
而是將其交由禮部和戶部共同商議,並不急於一時定奪。
寧國府,寧瑞堂。
這寧瑞堂與榮國府的榮禧堂一般,皆是後宅用來待客的廳堂。
平日裡,若無後宅夫人前來做客,此處大多時候都是空蕩蕩的。
畢竟無論是尤氏還是秦可卿,都鮮少踏足此地。
今日,賈母領著兩位太太以及一群小輩前來做客,倒是讓寧瑞堂熱鬧非凡。
賈母端坐在高榻之上,笑容滿面地說道:
“你們有這份心意,都是孝順的好孩子。不過我就不在你們這兒住下啦,今兒就回去。也就是這些孩子愛熱鬧,不然我也不會折騰這一趟。”
從榮國府到寧國府,少說也得一個時辰……
兩府後面那片空曠之地,足有三里路之遙!
賈母年事已高,即便乘坐馬車,也不願這般折騰。
今日也是因這邊多次相邀,再加上寶玉和姑娘們在一旁不停攛掇,這才拗不過他們過來了。
尤氏掩嘴輕笑,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