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第67章 怒斥君臣

朱元璋環視群臣,高聲道:“前幾日,明教教主明德與張士誠的兒子張壽祖,已經被送到了應天,現下關在天牢,這明德與張壽祖膽大包天,在洪澤湖中建明教總壇,妄圖顛覆我大明!”

對於這件事,群臣早就知曉了,御史中丞塗節道:“明教明德、張壽祖私下組織叛軍,妄圖顛覆大明,依律當斬!”

朱元璋笑了,笑容中沁著冷意道:“好一個依律當斬,塗節,咱問你,若是有人中飽私囊,建造國都時貪贓枉法,該當何罪?”

塗節嚇了一跳,他素來與胡惟庸交好,對淮西勳貴在鳳陽做的事早有耳聞。

朱元璋這麼一問,塗節硬著頭皮道:“依貪墨銀兩、瀆職程度自有律法判決。”

中書右丞相汪廣洋嘴角微微上揚,他就知道,今天淮西勳貴要被收拾了。

汪廣洋早就給浙東的文人黨羽透過氣,若火不夠就加把火,反正不能讓淮西勳貴輕鬆過關。

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劉伯溫走出來,道:“還請聖上明示,中都鳳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胡惟庸瞥了劉伯溫一眼,眼神陰冷,不過卻沒有說話,畢竟李善長都未開口,他急什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中都城有些讓咱不高興的事,不過這些事情稍後再商議,咱要說另外一件事,咱決定了,不遷都鳳陽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百官瞬間炸了鍋。

楊帆鬆了口氣,朱皇帝還不算糊塗,遷都鳳陽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絕非上策。

他悄悄地看了一眼李善長,就見這位韓國公臉色鐵青,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認命了?

楊帆正思索著韓國公李善長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吏部尚書詹同站了出來。

詹同眉頭緊鎖,道:“陛下,修建中都鳳陽曆經數年,花費金銀民力甚多,若半途而廢,前期所花費的金銀豈不是付諸東流?請陛下三思!”

詹同乃是婺源人,非淮西勳貴一黨。

於洪武元年進翰林學士,兼吏部尚書,洪武六年還總裁《日曆》,編纂了《皇明寶訓》,他這樣一個沒有立場的人站出來反對,正中了淮西勳貴們的下懷。

胡惟庸接過話頭,說道:“聖上,詹同大人的話不無道理,天下人都知道陛下要遷都鳳陽,若半途而廢,恐折損陛下的聖明啊!陛下!”

胡惟庸說得比唱得好聽,朱元璋的聖明值幾個錢?他關心的是淮西勳貴的利益。

朱元璋的虎目微微眯起來。

這幾日,朱元璋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在琢磨要怎麼處理中都鳳陽的事。

此事的關鍵在於李善長這個人。

他論功績足以排在眾文官之首,身上有韓國公的爵位,還是淮西勳貴的絕對領袖。

牽一髮而動全身!

朱元璋身強體壯,北方還有戰事,還要靠著這些淮西勳貴,而且幾個兒子雖然出去歷練了一番,但也沒有完全成長起來,想要對付削弱淮西勳貴,還是要等這些事都搞定了,不能現在翻臉。

思來想去,朱元璋決定讓正在督造中都的行工部衙門裡的那些官員背鍋,壞事都是他們做的,李善長遠在京城,頂多揹負一個“監管不嚴”的罪名。

當即,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來,道:“你們中大部分人待在京城,不知民間疾苦,更不知道中都鳳陽的慘狀!”

汪廣洋、劉伯溫等人露出驚訝之色,聽陛下這意思,已經完全查清楚鳳陽的事情了?

“中都城內每天都有工匠死去,每一天都有勞役病死、累死,他們吃不飽、睡不好,困在那工地裡面幹到死,多少白骨埋下了中都城的牆根兒底下?咱遷都過去,每天睡在累累白骨之上,咱能睡得著?!”

朱元璋說到最後,幾乎是怒吼道:“把百姓不當人,讓百姓活不下去!當初的義軍,有多少人是沒活路才起義的?你們心裡不清楚?中都種種所做作為,不是在盤剝百姓,是在挖咱大明的根!”

胡惟庸愣在當場,額頭上生出了一層汗水。

大意了!魯莽了!

他就奇怪老師李善長怎麼一言不發,怪不得呢!現在朱元璋都將問題扯到了“大明的根基”上,誰敢勸說遷都,誰就是在掘大明的根!

這罪名太重了!

當即,李善長緩緩走出來,跪地請罪:“老臣李善長,為行工部衙門之首,修建中都出了這麼大的事,老臣有罪!”

朱元璋大袖一揮,道:“你當然有罪,行工部尚書薛祥等人,於中都中飽私囊、魚肉百姓,橫行鄉里,導致鳳陽民不聊生,你監管不力,罰俸一年,在家中禁足一個月給咱好好反省!”

李善長心裡卻是一咯噔,朱老闆重重拿起,輕輕放下,最後只懲處了薛祥等人,看來這遷移中都之事,勢必黃了,自己做了那麼多,最終卻都是白用工。

此時的李善長心裡,不知道該愛還是該恨,愛朱元璋對自己手下留情,還是恨他徹底打亂了自己的部署。

但不管如何,李善長還是叩頭謝恩道:“老臣,謝陛下隆恩!”

聞言,汪廣洋等浙東文官露出失望之色,若是能除掉李善長,淮西勳貴如同斷了一臂,可惜朱元璋沒狠下心來。

隨即汪廣洋給劉伯溫使了一個眼色,結果劉伯溫眼觀鼻鼻觀心,全當沒看見。

擺明了朱元璋要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何必去蹚渾水?

淮西勳貴有心勸阻朱元璋收回不遷都的決議,可是朱元璋態度如此堅決,連李善長都被處罰,誰還敢再提出異議?

群臣只好服軟,稱讚朱元璋“聖明”。

此時,站在後排的楊帆將眾人的神態盡收眼底,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意猶未盡,還有人不甘心,人間百態盡在此中。

楊帆清了清喉嚨,知道該自己出場了,他緩步走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臣楊帆有話要說!”

朱元璋今日將事情處理得不錯,而且之前見楊帆沒那麼桀驁不馴,以為他出去一趟,改了不少,因而直接問道:“楊帆,你要說什麼?”

毛驤站在朱元璋的斜後方,從楊帆一站出來開始,毛驤就感覺不對勁,這小子不會又要搞事吧?

楊帆微微一笑,道:“陛下,中都工地變成人間煉獄,百姓民不聊生,鳳陽更是烏煙瘴氣,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皆是腌臢不堪,凡此種種,怎麼能是薛祥一個尚書能辦到的?”

朱元璋的眉頭微微一皺,沒有說話,他已經猜到楊帆要說什麼了。

“臣認為,鳳陽有如此光景,中都工地能這般糜爛,薛祥一人做不到,他頭上還有人縱容甚至支援,此人,便是韓國公李善長!”

朱元璋手裡握著楊帆從中都尋來的證據,但他並未真的拿出來,畢竟若取出證據的話,淮西勳貴集團沒有幾個能倖免,要牽連的人太多,太多了。

楊帆怎能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但想到中都工地那人間煉獄,他就對朱老闆這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很是不滿,既然你不想徹底捅開,那就由我來吧!

楊帆的聲音擲地有聲,群臣瞬間鴉雀無聲。

汪廣洋微微頷首,一抹笑意掩飾不住,好!楊帆不怕死主動站出來,省的浙東文人事後參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