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第65章 伴君如伴虎

湯和連忙跪下,驚慌地說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對陛下猶如群星拱月,以地望天啊!陛下!”

湯和摸不準朱元璋到底是因為什麼說那話,所以一個勁地表達對朱元璋的崇敬。

“群星拱月?以地望天?”

朱元璋臉色鐵青,喝道:“若咱真是老天,為何會不知道百姓被盤剝,生不如死?為何會不知道權貴以權謀私,搜刮民脂民膏!”

湯和的心猛地一沉,他猜到了朱元璋說的是哪裡,他額頭冒了汗,強裝不解:“不知,陛下……陛下說的是何處?”

朱元璋虎目一瞪,道:“鳳陽中都,中都工地內工匠、勞役被盤剝,過活地好似人間煉獄,監工、官員、勳貴一個個吃得滿嘴流油,那可是咱們的老家,周圍都是咱的父老鄉親呀!他們怎麼下得了手?”

湯和大氣都不敢喘,他低著頭一言不發。

見他這個樣子,朱元璋道:“你說說,中都工地上那些駭人聽聞的事情,你到底知不知道?”

“陛下,這件事……臣……臣聽到過些隻言片語,不過,臣沒當真,臣不大清楚……”

湯和滿頭大汗,既不敢說自己確切知道,又不敢說自己完全不知道這事。

朱元璋笑了,被湯和氣笑的。

朱元璋很清楚湯和這人,他屬泥鰍的,軟軟呼呼誰都不想得罪。

他氣得起身來回踱步,然後停下來道:“鼎臣,咱找你來就是為了給你一個機會,有什麼話你得跟老哥哥我撂個底!否則就別怪咱心狠了!”

這話一出,湯和跪不住了。

廖永忠的前車之鑑不遠,湯和與朱元璋的關係是不同,但誰能保證朱元璋真不殺他?

須知伴君如伴虎!

湯和沉默了好一會兒,終於抬起頭,道:“我就知道這事瞞不了陛下您一輩子,是,鳳陽那邊的事情,我的確知道。”

“那你為何不告訴咱?”朱元璋一下子就急了:“幫著他們一起欺瞞咱?”

“陛下,臣有臣的苦衷啊!”湯和苦著臉,向朱元璋吐苦水。

湯和這輩子不貪財、不好色,自從至正十二年,他率領十餘人追隨郭子興後,又成為朱元璋心腹大將,南征北戰。

等大明朝建立後,湯和受封侯爵,尊貴、富貴、體面全都有了。

湯和的心思一直撲在軍務上,他家在鳳陽的大宅子、土地,都是別人幫他置辦的。

朱元璋冷著臉,道:“誰幫你置辦的?淮西的同鄉?你不要他們還能強塞給你?”

湯和一聲嘆息,道:“陛下,臣出身於淮西,這身上的印跡是一輩子抹不掉的,人人都拿我不拿,人人都貪墨我不貪?我湯和要做什麼?要做遺世獨立的君子?要與淮西勳貴劃清界限?”

那宅子、田地等就是一張投名狀,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去拿,去貪!

湯和在眾淮西勳貴裡拿得算是最少的那種,他無心貪慕富貴,可老好人湯和身不由己,也拉不下來臉與淮西勳貴翻臉。

一旁的朱標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自兩人回憶往事,朱標一直在旁邊靜靜聽著,往昔的歲月倏然而過。

朱標明白朱元璋與湯和的情誼,更感慨權勢對人的改變,連湯和都未能倖免。

或許滿朝文武中,唯一一個能持身中正,與朱元璋保留著那份最純粹的兄弟情誼的大臣,唯有徐達一人了吧?

當朱標頭腦中閃過無數思緒的時候,湯和跪在地上,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臣知道會有這麼一天,臣知錯,只求陛下念在臣追隨您多年的分上,放過臣一家老小,臣願以死謝罪!”

朱標一直站在朱元璋身後,聽湯和一番訴說,心裡也不好受,他對朱元璋道:“父皇,中山侯勞苦功高,又有悔悟之心,請父皇開恩,饒過中山侯這一次吧。”

朱元璋恨鐵不成鋼地指了指湯和,憋了半天,憋出一句。

“湯和,你糊塗啊!你!”

以湯和和朱元璋的關係,就算湯和不接受那些金銀田產,淮西勳貴還真敢對湯和怎麼樣不成?而今湯和選擇同流合汙,悔之晚矣!

湯和痛哭流涕,看著這個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朱元璋的心裡也不好受。

他想下令,命毛驤將湯和抓起來,下獄查辦。

可那心思一動,就想起小時候與湯和、徐達他們在一起的經歷,心一下子就軟了。

朱元璋揮揮手,煩躁地說道:“你先起來吧,回侯府好好待著去,咱還能真將你宰了?”

湯和聞言喜出望外,正欲謝恩。

朱元璋的臉迅速板了起來,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給我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湯和還能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連連叩首謝恩,然後腳步虛浮地走了。

湯和的腿,被嚇軟了!

望著湯和踉蹌離去的背影,朱元璋扶著額頭,滿心沉重。

朱標輕聲安慰朱元璋,道:“父皇,中山侯已經知錯了,他以後一定會痛改前非。”

朱元璋閉著眼睛,道:“咱剛才是在嚇唬他,不然湯和怎麼可能說實話?過去的老兄弟一個一個離開,少一個是一個啊。”

感慨了一會兒,朱元璋才說道:“咱憂慮的不是湯和,咱頭疼的是李善長!”

湯和的罪在知情不報,與同流合汙,至於中都工地的事情,雖然他在行工部衙門掛了個名,但湯和常年在外征戰,根本沒有插手,可是李善長該怎麼辦?

李善長受命修建中都,從開始的選址到後期招募工匠、勞役,都是李善長負責的。

工地內上下聯合盤剝百姓,剋扣工匠工錢,讓勞役活得生不如死,整個中都如同人間地獄,這些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李善長的責任!

按照朱元璋的脾氣,李善長該死!

可廖永忠才因為私鹽案被斬首,淮西勳貴而今正草木皆兵,如今他更是想進行第三次北伐,需要淮西勳貴出力,若此時再動了淮西勳貴的領袖李善長……

朱元璋擔心,會出大亂子!

兩人商議了一個多時辰,可想來想去都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式,最後朱皇帝實在沒有辦法,當即準備直接跟李善長明牌,左右他手裡有楊帆獲得的賬本名冊,人證物證俱在,李善長抵賴不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