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使用火銃早於大明,佛郎機銃更是倭寇常用之物。即便楊帆真給了東西,也難以定罪。”
嚴世蕃冷哼一聲。
“證據?本官要什麼證據!只要皇上信了,那就是證據!”
牛信連忙道。
“東樓公明鑑。屬下已派人前往倭國查探,不日便有訊息。此外,劉大人前幾日不是已按東樓公吩咐,讓採辦商人去倭國打聽了嗎?”
劉伯躍連連點頭。
“是是是,下官已安排妥當,一兩月內定有迴音。”
嚴世蕃怒氣稍減,但眉頭依舊緊鎖。
“來不及了。
徐階那老狐狸定已將此事告知裕王,皇上此時多半已知曉。
若織田佔據九州後遣使通好,倭寇之患就此消除...”
他聲音漸低,獨眼中帶著憂慮。
眾人心中一凜。
他們都知道,嚴家多年來能掌控朝局,靠的就是絲綢、瓷器、茶葉等半公開走私。
此次倭寇鬧事,本是為倒逼朝廷接受既成事實。如今倭寇老巢被端,不僅斷了財路,更斷了前程。
羅龍文輕咳一聲。
“東樓公,皇上多半會接受織田的勘合請求。這是幾十年來少有的揚眉吐氣之事,定會大肆操辦。我等不可明著對抗。”
“那你說怎麼辦?”
嚴世蕃煩躁地揮手。
“難道眼睜睜看著楊帆、張居正藉著變法之名,一步步蠶食我們的地盤?”
“當務之急是打破舟山僵局。趁織田在九州立足未穩,必須想辦法讓倭寇重新鬧起來。否則...”
他意味深長地環視眾人。
“我們將徹底失去主動。”
廳內一片沉默。
每個人都明白羅龍文話中深意——若倭寇之患平息,嚴家將失去制衡朝局的籌碼,那些依附嚴家的官員也會如鳥獸散。
“索扎。”
嚴世蕃突然吐出兩個字。
眾人一怔,隨即恍然大悟。佛郎機商人索扎與嚴家素有往來,且在倭國有不小的影響力。若能說動他出面...
正當眾人思索之際,嚴福急匆匆跑進來,在嚴世蕃耳邊低語幾句。
嚴世蕃臉色驟變,獨眼中怒火更盛。
“好,好得很!”
他咬牙切齒。
“皇上已下旨同意恢復勘合,三日後將在皇極殿禮待日本七國特使,還要求在京四品以上官員獻詩!”
“什麼?”
眾人驚呼。
羅龍文苦笑。
“這是誅心啊。讓百官獻詩讚頌倭寇頭子人頭被獻之事,等同於羞辱我等。”
劉伯躍臉色煞白。
“這...這是要逼我們表態啊。”
嚴世蕃猛地拍案。
“不寫!誰敢寫就別再進我的門!”
眾人面面相覷,心中寒意更甚。
皇上此舉分明是針對嚴家,二十年來從未如此。好幾人已開始盤算退路,擔心跟著嚴家會招致滅門之禍。
這時羅龍文忽然開口。
“織田不過是個小小藩王,連幕府將軍都不是,憑什麼代表倭國來我大明通使?”
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眾人凝重的面容。
劉伯躍輕咳一聲,撫摸著工部常年採辦磨出的老繭,慢條斯理地解釋道。
“諸位有所不知,倭國情況特殊。那天皇就如同周朝天子,空有虛名而無實權。藩王強大了便會'上洛'稱霸,就像春秋時的齊桓公、晉文公一般。”
他環視一週,見眾人面露疑惑,繼續道。
“嘉靖初年,倭國幾大藩王為爭奪與我大明的貿易權,也曾兵戎相見。如今織田以天皇名義通使,就好比漢末袁術上表天子——只要兵強馬壯,誰都會這麼幹。”
牛信突然拍案而起,眼中精光閃爍。
“嚴大人,屬下有一計!”
他轉向嚴世蕃,聲音壓低了三分。
“織田在倭國不過是個暴發戶,既無齊桓、晉文的實力,卻妄想圖謀霸業,簡直與袁術稱帝無異!這等狂妄之徒,必定會遭到其他諸侯圍攻。”
嚴世蕃手指輕輕敲擊桌面。
“繼續說。”
“既然楊帆能扶持織田,我們為何不能支援其他人?”
牛信眼中帶著狠厲。
“屬下在山海關時,聽高麗商人說過,倭國諸侯中以今川、武田等人勢力最強。不如我們暗中派人聯絡,許以重利,讓他們合力攻打織田。待事成之後,再談條件不遲!”
廳內頓時議論紛紛。羅龍文第一個拍手叫好。
“此計甚妙!楊帆想借織田之手牽制我們,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劉伯躍捻著鬍鬚沉吟。
“只是此事須得萬分謹慎,一旦走漏風聲......”
“劉大人多慮了。”
牛信冷笑。
“倭國諸侯本就互相攻伐,我們只需暗中推波助瀾,誰會想到是大明在背後操縱?”
嚴世蕃獨眼中精光閃爍,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
“好,此事就交由劉伯躍負責。記住,務必小心行事,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
“楊帆這一手,是想逼我們入絕境啊。”
眾人聞言,面色皆是一凜。
嚴世蕃環視一圈,見氣氛凝重,擺了擺手。
“今日就到這裡,諸位先回去吧。”
他唯獨留下高寒文。
“高大人隨我去見家父。”
眾人魚貫而出,腳步沉重。
羅龍文走在最後,回頭望了一眼嚴世蕃陰沉的臉色,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嚴世蕃與高寒文穿過曲折的迴廊,月光照在兩人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高寒文低聲道。
“嚴大人,楊帆此舉,恐怕不止是針對倭國之事......”
“哼!”
嚴世蕃冷哼一聲。
“他這是要借倭國之手,徹底打垮我們嚴家!”
他拳頭緊握,指節發白。
“自從他推行變法以來,處處與我嚴家作對。如今更是勾結倭寇,想置我們於死地!”
高寒文輕嘆。
“楊帆此人,城府極深。
他留著半數倭寇不打,恐怕另有深意......”
兩人說話間,已來到嚴嵩的寢閣。推開雕花木門,只見嚴嵩斜倚在臥榻上,手中捧著一卷詩集,似看非看。
燭光下,這位權傾朝野的老臣面容憔悴,卻仍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父親。”
嚴世蕃躬身行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