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第581章 代為主持

那人約莫四十出頭,面容清瘦,雙手粗糙卻修長,指節分明,一看便是常年與瓷土打交道的人。

“兩位大人,這位是何朝宗,又名何來,是景德鎮數一數二的制瓷大師。”

督陶官恭敬介紹道。

“他燒製的觀音像栩栩如生,人稱'何來觀音'。”

楊帆眼前一亮。

“可是那尊被稱作'瓷中第一觀音'的作者?”

何朝宗躬身行禮。

“小人不敢當。不過是些粗淺手藝,蒙各位抬愛。”

張居正打量著這位大師,見他衣著樸素卻氣度不凡,心中已有幾分欣賞。

“何大師不必謙虛。你的作品我們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何朝宗連道不敢,態度恭謹卻不卑微。

楊帆看在眼裡,心中更添好感。

“何大師,我們有意任命你為副督陶官,負責在兩個月內燒製一批特殊瓷器。”

楊帆直入主題。

“主要是佛像、山水人物和民俗題材,要能吸引外洋商人。”

何朝宗略顯驚訝。

“大人,外洋人不是偏好青花纏枝紋嗎?”

張居正笑道。

“初來者總是先對異國風情感興趣,待熟悉後才會定製符合他們喜好的樣式。

這批瓷器,就是要讓他們一見傾心。”

何朝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小人明白了。若要展現我大明風物,需在釉色和造型上下功夫。”

“正是此意。”

楊帆滿意地說。

“你有何要求,儘管提出。”

何朝宗沉吟片刻。

“若要兩個月內完成,需增加窯工,尤其是畫工和塑形師傅。”

“這個不難。”

張居正當即拍板。

“官窯正要擴建,正缺你這樣的行家指導。從今日起,你就是副督陶官,全權負責這批瓷器。”

何朝宗深深一揖。

“小人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二位大人所託。”

接下來的七八天裡,楊帆和張居正與何朝宗一起制定了詳細計劃。

官窯先擴建五十座,產量從十萬件提高到三十萬件。

每座官窯接收五百名釋放的契奴,負責體力勞動。

這些契奴是第二批被釋放的,雖無匠籍,但總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擴建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楊帆站在高處,望著忙碌的窯工們,心中盤算著未來的貿易前景。

張居正走到他身旁,遞過一杯茶。

“楊兄,這幾日辛苦了。”

楊帆接過茶,輕啜一口。

“為朝廷辦事,何談辛苦。倒是張兄,可有收到京中訊息?”

張居正神色微動。

“聽說嚴閣老最近頗為低調,倒是嚴世蕃頻頻露面。”

楊帆冷笑一聲。

“嚴世蕃那點本事,也敢在此時出頭?”

“楊兄慎言。”

張居正環顧四周,壓低聲音。

“嚴家樹大根深,不可小覷。”

楊帆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卻沒再說什麼。兩人沉默地喝著茶,各懷心思。

與此同時,京城嚴府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讓人窒息。

嚴世蕃坐在案前,一筆一劃地寫著奏本。

他的字跡工整有力,卻隱約透著一股戾氣。

老嚴嵩一反常態地站在一旁,目光淡漠地看著兒子寫字,臉上看不出喜怒。

廳內還站著十幾位嚴黨重臣,每人手中都拿著一份奏本,臉上滿是憤恨之色。

但當他們看到嚴世蕃也在伏案書寫時,心中的不平似乎稍稍緩解了一些。

嚴嵩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兒子身上。

等嚴世蕃寫完最後一筆,他淡漠地開口。

“念出來。”

嚴世蕃眉頭一皺,眼中帶著不悅。

但想到父親前幾日對他說的話,知道此時必須隱忍,便強壓下心頭火氣,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地念了起來。

那是一首七言詩,辭藻華麗,卻難掩空洞。

嚴嵩一邊聽,一邊微微頷首,目光卻始終冷峻。

等嚴世蕃唸完,他看向其他大臣。

“諸位的獻詩可都寫好了?”

眾人紛紛應答。

“回閣老,已經寫好。”

嚴嵩又問。

“六月初三皇極殿,皇上要求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獻詩,諸位可都準備好了?”

廳內一片寂靜。眾人面面相覷,無人敢率先應答。

那日議事之後,裕王透過徐階向內閣“建議”了獻詩主題——“以義制暴”,要求群臣以此為題,讚頌舟山之戰和倭寇頭子被誅之喜。

誰都明白,舟山之戰是私寇聯合勢力的慘敗,也是嚴家黨羽的共同恥辱。

大友宗麟作為私寇頭牌打手,被“外國義士”送人頭到京師,裕王說這是“以義制暴”,分明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打嚴家的臉,還要他們自己寫詩來煽這一巴掌。

六月初三午時,皇極殿前。

烈日當空,金磚鋪就的廣場上熱氣蒸騰。

這座原名為奉天殿的三殿最後一殿,歷來是接受朝貢的正式地點。

嘉靖登基後將其改名。

“皇極”二字暗含中興大明之志,今日卻成了朝堂風雲變幻的見證之地。

殿前廣場上,在京四品以上官員幾乎悉數到場,身著朝服,肅然而立。

禮部還通知了各國在京使節,包括日本使者羽柴秀吉在內,外賓共二十三人。

群臣分列兩側,中間留出一條寬闊的御道,直通殿前臺階。

“裕王殿下到!”

隨著一聲高喝,裕王朱載坖緩步走上臺階。

他身著親王常服,面容肅穆,卻在站定時微微側身,目光掃過身後幾位重臣。

“諸位大人,今日父皇命本王主持此事,但本王資歷尚淺,恐難當此重任。”

裕王聲音不高,卻足以讓前排大臣聽得清楚。

“不如請嚴閣老代為主持如何?”

嚴嵩站在文官首位,白髮蒼蒼卻腰背挺直。

他聞言微微皺眉,上前半步拱手道。

“殿下言重了,老臣年邁,不堪重任。此事還是由徐閣老主持更為妥當。”

徐階站在嚴嵩身側,聞言立刻搖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