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65章 請陛下嚴懲燕王!

對於華夏民族而言,新年永遠都是個熱鬧節慶,人們辛苦一年,就為了能在這一天闔家團圓,共賀新禧。

而在朝廷方面,為了展望新年、彰顯朝廷氣象,也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召開一場盛大朝會,即為元旦大朝會。

這一日,皇宮內外張燈結綵,裝飾一新,作為一年中最盛大的朝會,其儀仗規格自也是最隆重的。

奉天殿廣場上佈置得莊嚴肅穆,各類儀仗隊伍身著華麗服飾,手持旗幡華蓋,威嚴地侍立兩旁,樂師鼓手們分列兩側,不時奏樂助陣,為這新年增添喜氣。

而在廣場中央,群臣備至、文武鹹集,所有在京朝臣都已盛裝出席,分班站立。

便在這萬眾期待之中,一陣悠揚的鐘鼓聲響起,一名太監奮力揮動起丈許長鞭,鳴響了八聲響鞭。

八聲鞭響,寓意天子統御八方,同時響鞭還有個作用就是鎮場子,鞭子一響,百官趕緊停下交頭接耳,整理梁冠官袍,昂首挺胸,剎那間,殿前廣場上已是鴉雀無聲。

隨後,身著袞袍的朱元璋緩步登場,氣態威然。

百官齊聲朝拜,這盛大的朝賀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先由皇帝近臣向天下宣讀天子表文,以示皇帝對上蒼的敬謝及對臣民的敦囑告表;而後,再是諸級臣工逐一宣表,向上蒼、天子及百姓表明心跡,以示來年敬效大明的決心,在這之後,便是各地官員的敬獻奏表及獻賀節目。

往年,元旦大朝會上還會有鳳陽老鄉來京賀歲,向天子及淮西勳貴們敬獻花鼓戲表演。

只可惜,自打放棄遷都鳳陽,朱元璋似對家鄉父老有所愧疚,再沒邀請過老鄉親們進京,自也沒有鳳陽花鼓戲了。

但偌大明帝國幅員遼闊,自不缺這一門節目,來自全國各地敬獻的曲目戲法,及周邊諸鄰邦送來的朝賀,還是讓這場朝賀,一直延續到晌午。

結束了表演祝賀,元旦朝會已到尾聲。

朝臣們都是大清早趕來,頂著嚴寒站了一早上,這時早已飢寒交迫,就等著朱天子一聲退朝,便可以回去享福了。

可沒想,今年這朝會稍有不同。

結束表演後,朱天子並未如往年一般,直接開始賀春筵席,而是對著雲奇說道:“雲奇,宣旨吧!”

雲奇當即站出來,在群臣的疑惑目光中,從袖中拿出份聖旨,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膺天命,統御萬方。國本之重,必慎儲貳。

皇太子標,元嗣嫡長,仁孝性成,夙夜憂勤,其嫡長子雄英,天資穎異,器宇恢弘,孝友著於宮闈,德音聞於中外,茲恪遵祖訓,稽古定製,立為皇太孫,正位東宮,以固國本。

爾其敬天法祖,勤學修德,體朕憂勞之心,念生民之艱,內外臣工,務須悉心輔翼,共保宗社,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聖旨一宣讀,廣場上立時響起驚疑之聲。

皇長孫和皇太孫,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其身份地位可是有著天壤之別,朱元璋這聖旨一下,是正式確立了朱雄英大明第三代繼承人的身份。

實際上,按朱元璋自己在洪武六年頒佈的《祖訓錄》規定,皇太子嫡長子年十歲冊封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封郡王,授金銀冊、銀印。

然而朱雄英乃洪武七年所生,滿打滿算,今年也不過九歲,還未到冊封年紀。

諸朝臣暗下猜測,許是去年朱雄英的重病,讓朱天子陡然清醒,終決定將這名分給定下來,畢竟,那場病來得蹊蹺,未必沒有他人覬覦大寶之位的因由。

稍一錯愕,眾朝臣還是立馬拱手敬賀起來。

畢竟皇家傳承有序,朱雄英這皇太孫之位,名正言順,不容辯駁。

儲位早定,於朝臣而言是少了從龍之功,卻也免了爭儲奪嫡過程中多出的許多風險。

山呼般的慶賀聲中,朱雄英這皇位第三代繼承人的身份,正式宣告天下。

而這場元旦朝會,也隨著宣告終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