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大朝之後,新的一年正式拉開帷幕,伴隨著新春喜氣,正月一晃而過,時間很快來到二月。
二月的金陵城依舊寒冷,然而此刻的武英殿內,氣氛極是火熱,只可惜,這份紅火併非延續新春喜意,而是朱元璋那熾熱的怒火。
朱元璋手持一份厚實奏摺,臉色漲紅,兩眼瞪得銅鈴大小,而在堂下,朱標則是滿臉驚惶,一直不住的勸慰道:“還請父皇息怒!”
“息怒?叫我如何息怒?”朱元璋怒叫著,直接將手中的摺子直接砸在了地上。
摺子被摔在地上,封頁上幾個工整大字清晰奪目:“父皇親啟,兒臣于山東曲阜密察敬奏!”
這封密奏,正是朱家老三朱棡于山東發來,其內所奏,全是他在山東見聞。
朱元璋原已猜到孔家在山東定幹了不少不法之事,卻不想,情況比他預想要嚴重得多。
“咱早知孔家在曲阜肯定是幹了不少狗屁倒灶的腌臢事,卻沒想他們竟有如此猖狂,不止曲阜,連帶整個山東,竟都如此糜爛!”
“當初蒙元治下,百姓不如畜生重要,咱本想到了我大明,世道總該安寧了些……哼,卻不想,咱大明朝,山東府治下,百姓竟還不如一條狗命重要!”
“真是氣煞我也,若世間都是這般境況,那咱辛苦推翻蒙元,又有何用?”
朱元璋咆哮震耳欲聾,整個武英殿搖搖欲墜。
身處其中,朱標感受到父皇盛怒,實在不知從何勸起,他只知道父皇收到老三朱棡發來的密奏,便是怒不可遏,卻並不知道里面到底寫了什麼。
帶著疑惑,朱標將密奏拾起,開啟看了起來。
一看之下,他登時心驚肉跳。
這上面所記,全是朱棡在山東的所見所聞,其弔詭荒誕程度,當真匪夷所思,而其中最惹人關注的,便是朱元璋方才口中罵罵咧咧的“人不如狗”事件。
這事發生在山東南陽鎮南下河村,當地計程車紳崔安想要修置一處園林,看中了本地農戶趙三的二十畝良田,於是崔安找上趙三,提出買下這畝地。
可這二十畝良田是趙家祖產,又是他一家老小生計所依,趙三怎肯發賣。
況且,這崔安明面上說買,但所出價格卻是每畝地十文錢,十文錢,莫說買上好的水澆地,便是荒地也買不上,這簡直是在巧取豪奪。
於是,趙三便拒絕這筆買賣。
原本這買賣本是你情我願,既然談不攏也該作罷,可偏生這崔安是鐵了心的想要這二十畝地,一見趙三不賣,當即便想出了其他的花招來,去逼迫趙三。
他先是找了一群地痞鄉匪,時不時地上門騷擾。今日去趙家偷只雞,明日去他地裡放把火……總之各種下流手段層出不窮。
久而久之,趙三實在咽不下氣,便跑到城裡報官。
要知道這時代,老百姓最怕和官府打交道,官字兩個口,沒錢別進門,一個普通百姓被逼著報官,可想已被逼到何等地步,可官府的反應,倒也印證了當下百姓對其的態度。
官府不但不受理趙三的訴控,反而將其以“擾亂司法”為由,將其打了出來。
報官無路,又招惹不起崔家,但這二十畝地是他家的所有生計,他趙三是不可能賣地的,只好強忍著,想著忍氣吞聲熬一陣,等崔老爺買地的興致一消,這事便也挺過去了。
可沒承想,崔安竟又變本加厲。
三日後,趙三進山割草,崔安帶著一條惡犬和下人尾隨其後,想著藉此結果了他,然後徹底私吞這二十畝田地,這樣連那兩百文錢都不用出了。
卻沒想著趙三常年在田壟間勞作,練得一身好力氣,他早年還曾經做過獵戶,因此在那條惡犬撲來時,他直接拔起了柴刀,將其砍死。
而趙三如此行為,頓時也嚇住了崔安及其帶著的那群下人,趙三才有機會跑回家。
本來這是崔安縱狗行兇,再加上死的只是一條狗而已,本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卻沒想到崔安反咬一口,表示這趙三想要劫掠自己,忠犬護主,被趙三所殺,他要讓趙三償命。
而聽到這話,趙三哪裡還敢繼續呆在家裡,當夜就跑了,可惜崔安並不肯作罷,竟將趙三老父親給抓了,威逼其交出兒子來,不然就要滅他趙家九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