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66章 朱棡密摺,糜爛的山東!

最終經過中人說情,這趙家老父才免了九族之禍,但是崔安卻放出話來,如此忠犬卻因護主而被趙三所殺,趙家必須風風光光的給它辦一場葬禮,為其出殯,這事才算了了。

崔安在南下河村隻手遮天,趙家老父也沒辦法,最後只能只能變賣家產,給這狗蓋了靈堂,還把自己的棺材拿出來,給這狗做了副“狗棺”,又親自披麻戴孝,給狗送葬哭孝,還立了個墓碑,上書著“忠犬旺財之墓”。

如此折騰一遭,這趙家老父當晚就被氣得吐血而亡,其老伴也在第二天隨之殞命,而趙三的妻子和兒子,也已不知所終,最後這二十畝地還是落在了崔安手裡。

好端端一個家,就被這“人不如狗”事件,鬧了個家破人亡。

如此駭人聽聞之事,怎能不叫聞者驚駭、聽者暴怒?

若這只是尋常計程車紳欺凌百姓的事情,倒也不至於叫朱天子如此震怒,最關鍵的是,這種人給狗送葬的事,還不是個例,在整個山東都蔚然成風,快成了習俗了,成了士紳們的手段。

而這些士紳膽敢如此猖狂,如此懲罰羞辱鄉民,就是因為孔家站在其背後,連官府都管不了他們了。

諸位此類事情,什麼欺男霸女、強佔田產、濫用私刑等等,更是不甚列舉!

“哼,人給狗送殯,簡直是千古奇聞,這山東都叫那孔家給糟蹋成什麼德行了?給這些士紳撐腰,欺凌百姓,這孔家整日干的盡是這等腌臢勾當,竟還有臉自稱什麼……詩禮傳家?簡直是荒唐!”

“雲奇,把老三送來的那塊碑抬進來,讓太子看看!”

隨著一聲令下,只見兩個小太監抬著一塊石碑走了進來,上面正書寫著“忠犬旺財之墓”,這是朱棡特意送來京城給朱元璋看的。

在山西太原,自己的封地,朱棡也幹過不少混帳事,但如此懲罰羞辱百姓,他還從未見過,因而在他聽到這事後,當日就讓人把那條狗的墳墓掘了,然後將墓碑連同這封密摺一起送往了京城。

看著這明晃晃的狗碑,朱標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實在是這事幹得太不是人了。

“哼!老三說,去山東上任的官員,到任之前先得去曲阜拜會,咱倒是要問問,這些官員是在給咱大明當官,還是給他孔家當官?如今整個曲阜的百姓更是隻知孔家,不知有我大明,這曲阜儼然成了個國中之國了!”

聽朱元璋這麼一說,朱標駭得渾身一顫,如此話語,就差明晃晃的直說孔家想要造反,若說孔家庇護士紳,欺凌百姓,這倒是可能的,可若說孔家想要造反,未免太過離奇。

朱標趕忙拱手勸慰道:“父皇,曲阜孔家乃聖人後裔,各路官員上任之前前往曲阜拜見,拜的當是孔聖人,而非他孔家,還請父皇慎言!”

這麼多罪證如實記錄,朱標深知孔家罪名已然坐實,但他總不希望事態再鬧大,畢竟,造反大罪攤下來,可不光是死人的問題,孔家千年聲譽怕也蕩然無存。

“哼!孔家若是真的沒想著造反,為何會與白蓮教逆黨有來往?”朱元璋卻是冷哼著說道。

“白……白蓮教……”聞言,朱標頓時無言。

白蓮邪教,這是自宋末以來,流竄於中原各地的一支邪教逆黨,常揹著官府行謀逆反叛之舉。

自大明建國以來,朱元璋就嚴打各種邪教,這白蓮教也是榜上有名,成為大明朝廷明令禁止的反叛邪教,跟這種邪教扯上關係,孔家的罪名,怎麼也洗不清了。

事已至此,朱標已無力勸阻朱元璋處置孔家,他所擔心的是後續影響。

孔家能如此明目張膽,有恃無恐,不就是仗著其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而讀書人靠著輿論聲勢,影響著天下安定,除孔不難,難的是如何平息影響?

“怎麼?孔家做了這麼多孽,這些讀書人還要護著不成?他們的聖賢書是讀到了狗肚子裡了嗎?”

“父皇,書生一支筆,顛倒黑白不過頃刻之間,孔家乃是儒門魁首,若是倒了,整個儒家都將承受巨大的損失,他們可不會願意。”朱標連忙說道,春秋筆法、文過飾非,讀書人混淆黑白的手段,實在數不勝數,歷史上這類事件,也確實不勝列舉。

“呵呵!標兒,你別忘了,孔家又不止曲阜一脈,這些儒家讀書人想要的只是孔聖人的旗幟,至於扛旗的是誰,他們並不會管那麼多,只要他姓孔就行。”朱元璋卻擺了擺手,毫不在乎的說道。

“父皇是說衢州南孔一脈?”朱標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道。

“不錯,咱已經讓人招衢州南孔一脈的人進京了,而且就算南孔一脈都不願意,不是還有個婺州孔氏嗎?標兒不必太過於憂慮了!”

“父皇既然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那兒臣也不再說什麼,曲阜孔氏的確該死!”朱標雖然是儒家學子,但看到孔氏做的這麼多惡之後,他也對曲阜孔家沒啥好感了。

朱標也同意了,這讓朱元璋再也無所顧忌,他當即對著雲奇吩咐道:“雲奇,傳令毛驤,命他立刻帶錦衣衛前往曲阜,捉拿孔氏滿門,另外,特命晉王朱棡為欽差,節制山東,重審山東所有案件,尤其涉及孔氏一門欺凌百姓之事,務要嚴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