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102章 黃河決堤

自古以來,黃河就沒有平息過,水患更是常有的事,得知此事後,朱元璋當即將六部尚書叫來了武英殿,詢問起了對策。

“陛下,開封一帶黃河決堤,如今朝廷最要緊的就是救災,還請陛立刻下令,開封周圍的衛所兵士前往救援,全力營救被大水圍困的百姓,並將周遭百姓遷至安全地點。”吏部尚書李信當即說道。

“臣以為,當立即引水疏浚,修復河堤。”

“朝廷當呼叫周遭糧倉,放糧賑濟災民。”

“當命欽天監著重關注近來天氣,防備暴雨再臨,做好疏通防範。”

“……”

隨即,其餘五部尚書也都各抒己見,治水是朝堂上永恆的話題,對此他們再熟悉不過了。

“這些事情,咱自然都知曉,不過咱想要詢問諸卿,可有治河之法?”朱元璋召集六部尚書前來,可不是為了詢問賑災之策,這些東西,早就輕車熟路了,他想要個一勞永逸,徹底根治黃河的辦法。

畢竟黃河沿岸年年潰決,年年賑災,朱元璋不厭其煩,而且當初元末紅巾起義也是因為黃河,所以他才想要個徹底解決黃河氾濫的辦法。

這話一出,六部尚書們頓時臉色俱變,當即悶頭不再吱聲,顯然他們也拿不出辦法。

朱元璋目光遊移,最終定格在工部尚書趙俊身上道:“趙卿,你來說說,可有一勞永逸之法?”

“這……”

趙俊一臉苦相,猶猶豫豫站出來道:“啟稟陛下,黃河水患自古有之,從未聽聞有根治之法。”

真有一勞永逸的方子,這黃河豈能成為千百年來的中原大患?

這話原本不假,可顯然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

“哼!古人做不到的事,我大明便也做不到了?那咱要你們這些朝臣有何用?”朱元璋冷聲一哼,怒聲道。

時代總在進步,前任遺留的難題,後人未必破解不了。

朱元璋是有雄心壯志的一代雄主,自想做前人之未敢做,解決這千百年來的遺留難題。

趙俊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卻實在拿不出主意,只好跪地求饒道:“臣……臣無能!”

朱元璋怒意難遏,立即轉頭看向其餘幾人,可每每他目光所及,此人定會將頭低下,不敢眼神對視,顯然,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

“呵呵!爾等平日裡搜刮盤剝之時,個個奇招詭計迭出,這會兒要你們乾點正事,卻都跟啞巴似了?當真是我大明無人了!”朱元璋怒不可遏,罵嚷聲驚天動地。

“臣等無能!”六部尚書們只好齊齊拱手,頹喪應聲。

實際上,他們的心裡也是叫苦難天,黃河要是那麼好治理,就不會一直氾濫到現在了,你叫得那麼兇,那你去治呀!

“父皇息怒,黃河水患本是千古難題,幾位大人一時之間想不到辦法也是人之常情的。”這時,朱標站了出來,為六部尚書說情道。

聞言,六人向朱標投去了個感激的眼神,不愧是未來的儲君,果真不一般!

“哎!咱也知道了。”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對著六部尚書說道:“你們先下去,儘快處置賑災事宜,莫叫災情誤及民生。”

“臣等領命!”六人說完,就立刻向著殿外而去,生怕走慢了,朱元璋再叫住他們詢問治水之策。

看到這六人的樣子,朱元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道:“你看看他們,詢問個治河之策,卻什麼都不知道,真如朱辰所言,這些只會讀聖賢書的人當了官員依舊是一群廢物,一無是處。”

“父皇,治河之事本就是個千古難題,你何必為難他們呢!”朱標卻覺得朱元璋要求過甚了,要是黃河這麼好治,哪裡還等得到今天。

“哎!咱也知道,但這不也是沒辦法嗎?黃河年年發大水,勞民傷財不說,還要了多少人性命,這問題一日不解決,咱心裡始終難安啊!”朱元璋也嘆了口氣道。

朱標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說道:“父皇,要不你打電話詢問一下朱辰,說不定他們後世已經治理好了黃河呢!”

“咦!這倒不錯!”遇事不決問朱辰,朱元璋已經有了依賴。

說完,朱元璋立馬掏出手機,撥通了朱辰的影片電話。

“花開又花謝……花滿天……是你忽隱……又忽現……”

隨著鈴聲的響起,朱辰的面容出現在了螢幕中,他望著朱元璋,隨口詢問道:“老祖宗,可又有什麼事嗎?”

“朱辰,近日來,陝西、河南等地連降暴雨,致使黃河開封河段決堤……”

還沒等朱元璋說完,朱辰頓時好奇的問道:“決堤了就趕緊派人修復河堤、賑災救民啊!這些事,您你大明的官員總不至於做不來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連忙說道:“這些咱自然知道,不過黃河年年決堤,朝廷年年賑災,這是治標不治本,咱就想問問你,有沒有一勞永逸之法,能徹底解決黃河水患的辦法。”

“徹底解決黃河水患,老祖宗你怕是異想天開了吧!”朱辰聞言,頓時有些不可思議的叫道。

“額!難不成你們後世也沒能徹底治理好黃河?”朱元璋有有些驚訝,在他看來,這幾百年的後世可比自己大明要發達得多,居然也沒能治好黃河?

“哪裡有那麼容易的事。”朱辰苦笑著說道:“黃河之所以氾濫,皆因其流過關中地區時,帶走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底淤泥增加,河床一抬高,自然就容易發大水了,所以治河先要治沙。”

雖然朱辰不是什麼水利專家,但是在這個資訊化爆炸的時代,他耳濡目染,還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治沙?怎麼治?”一旁的朱標好奇的問道。

“退耕還林,簡單來說就是種樹,漢唐時代,關中地區的樹木被大量砍伐,這就使得關中地區土地貧瘠,荒漠化嚴重,這也是為何西安不再適合做都城的緣由之一,只有重新種樹,讓其固定住泥土,才不會讓黃河在流經關中時,帶走大量的泥沙,抬高河床。”朱辰簡單的用朱元璋熟悉的語言解釋了一下。

“退耕還林這種東西對我大明來說不現實。”朱元璋當即擺了擺手,現在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呢,還怎麼可能去進行什麼所謂的退耕還林。

“我也知道,而且現代技術水平遠超你大明,我們所用的治水方法,你們也沒法用。”

時代不同,工具、器械、材料等大不相同,自然無法同日而語,旁的不說,就基本的挖機、剷車這種現代化的施工工具,大明就沒有。

“這麼說,你也沒辦法了?”朱元璋眼神一暗道。

“這倒不是,實際上現代治河,也用了許多古代的法子。”朱辰連忙說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