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第103章 活著的功漕神

“哦!那你快說說!”聞言,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問道。

“在明朝嘉靖年間,就有位著名的治河專家潘季馴,他提出了‘束水攻沙’之法,透過控制水流速度,帶走淤積在黃河河床的泥沙,從而改善河道淤堵問題,不光如此,這潘季馴有一整套治河之法,在他治理下,黃河長期分道亂流的歷史難題終得解決,河道基本穩定通暢,而他本人,也被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

“啊!想不到我大明居然還有如此能人。”朱元璋忍不住讚歎道,雖然沒有聽到朱辰說具體辦法,但是能成為千古治黃第一人,這潘季馴的能力可想而知。

“而在後面的大清時期,也出現了兩位治河能手,名為陳潢和靳輔,他們倆繼承了潘季馴的‘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更明確了“逼淮注黃、蓄清刷渾”的重要性,透過修築‘縷堤’、‘遙堤’等設施,進一步控制水流速度,能在沖刷河淤和控制洪水間自由切換,陳潢還發明‘開引堵決法’、’放淤固堤法‘,並在易決堤處設定‘減水壩’……”

說著,朱辰就向朱元璋傳送了幾個檔案,道:“這是潘季馴所著作的《河防一覽》、《兩河經略》,還有靳輔的《治河方略》,陳潢所著的《河防述言》、《河防摘要》也都在其中。”

顯然,朱辰也知道朱元璋聽不懂這些專業詞彙,所以直接將三人的著作發了過來。

“這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頓時大喜,連忙接過檔案,然後點開一看,立時看得連連搖頭:“這治水之法博大精深,咱看不懂,倒是糟蹋這二人心血了。”

書本倒寫得深入淺出,文字不算晦澀,可其中諸多專有名詞,非是治水匠人難以通曉,朱元璋自是看不大明白的,他隨即朝朱標吩咐:“回頭將這幾本著述抄錄下來,發與工部,擇治水良匠修習推廣。”

“得了吧!就工部那些吃乾飯的哪能治得了水,我倒是可以給你推薦一個人!”朱辰當即說道,這也是他剛才百度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

“哦!可是什麼歷史能臣?”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朱辰知道大明的歷史,他推薦的人肯定很可能是歷史能臣。

“此人名叫白英,乃是山東汶上人,他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卻對治河的見解很深,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在原武決口,工部尚書宋禮奉命治河,在白英的幫助下,完成了開掘汶上濟寧段運河這一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

可惜治理運河工程告竣後,白英隨宋禮進京覆命,在路途中去世了,其因治河有功,於正德七年被追封為“功漕神”,你若想治理黃河,可將此人找來。”朱辰照著百度百科將白英的生平都念了出來。

“嘶!”朱元璋頓時吸了一口涼氣,這白英因治河之功,死後能夠被封為“功漕神”,足以可見其能力之強,如此能人,要不是朱辰說出來,自己都不知道,看來大明的選才之制還是有疏漏之處。

“這白英在沒人的幫助下,都能治河,你若是將幾本治水著作拿與他,想來他定能助老祖宗你治理好黃河。”

“咱知道,這就讓錦衣衛立刻去尋找那個白英,將其帶回京城。”朱元璋點了點頭,顯然認同朱辰的話。

…………

數日之後,武英殿內,朱元璋望著眼前的這個衣著樸素、膚色黝黑的農人,有些懷疑道:“你就是……白英?”

“小民……正是白英!”白英有些磕磕絆絆的答道,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種地,突然來了一隊官府的人,點名要找自己,還將自己送來了京城,面見皇帝,他能不緊張嗎?

“咱問你,歷朝歷代,黃河水患頻繁,以你之見,緣由在哪?”朱元璋直接問道,雖然朱辰說了那麼多,但朱元璋還是想要考考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材實料。

一提起治水,白英也就不磕磣了,他想了想,當即說道:“啟稟陛下,黃河水道西高東低,地勢落差極大,是以水勢兇猛,而其流經之地多富泥沙,泥沙被大水沖刷進了黃河,沿途積淤淤堵河道,又抬高河床,造成河水漫灌改道,另外,黃河流經之地雨水豐富,夏季常有暴雨,易形成洪澇……”

接著,朱元璋又隨意撿了幾個問題考校,白英都對答如流。

見狀,朱元璋頓時一喜,看來歷史記錄果然不差,若是如此,以後豈不可以直接找朱辰要一些歷史名臣來,這樣也減少了自己專門去搜尋,為國選材了。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治水,隨即朱元璋拿出朱辰發過來的抄錄的幾本書,遞給白英道:“白英,你既然對治水有此見解,那你看看這幾本書,如何?”

此時的白英已經冷靜了下來,他接過書籍,翻開來看了看,立時大感驚奇,這書中所記,皆是前人從未用過的治水之法,其原理精奧、理論完備,具體操作之法更是精妙絕倫。

白英先是粗略淺看,可掃了兩眼便被深深吸引,不由捧起書本,細細鑽研精閱,看得投入不已,若非朱元璋出言打斷,怕是他得在這大殿裡看到天黑,都捨不得撒手。

“白英,你覺得這幾本書裡面所說如何?”

白英這才回過神來,捧著書顫顫點頭道:“啟奏陛下,這書裡對黃河積淤的解釋十分精準,所寫的治水之法也極是精妙,想必寫這著作之人,定常年研究黃河水道,對其稟性特點十分熟悉,請問這著書之人是誰?小民心中有頗多治水疑難,想向他請教。”

“這你就不用管了,咱就問你一句,你可願意為我大明治理黃河?”朱元璋自不能告訴他這書來自後世,他大手一揮道。

“治理黃河?”白英一愣,朱元璋的話讓他有些懵逼。

“怎麼,你不願意,還是沒有把握?”朱元璋眉頭一皺,直接問道。

“啟奏陛下,小民不敢說謊,若是之前陛下讓小民去治理黃河,小民萬萬不敢接此重任,不過如今有了這幾本書在,小民當有五成把握能夠治理好黃河!”白英老老實實的說道。

“才五成把握嗎?”朱元璋有些不開心了,這才五成把握。

“陛下,這書中所記的治河之法,確實精妙,可它沒經過實踐論證,小民也不敢妄言啊!”白英連忙說道。

“父皇,黃河氾濫已經千年了,歷朝歷代都在治河,卻沒有一朝成功過,白英先生能夠有五成把握治理好黃河,已經很好了!”這時,朱標在一旁出言道。

“哎!標兒所言極是,是為父太過於貪心了!”朱元璋這才反應過來,也是,若是白英能夠打包票百分之百治理好黃河,那他倒是要考慮一下了。

隨即,朱元璋看向白英道:“白英,這幾本書就賜予你,這幾日你細細研讀,拿出一個治河方略出來,如此,在朝會之上,咱也好說服群臣,予以你治河之重任。”

治理黃河是國家大事,不是靠朱元璋一個人說了算,還需要朝廷其他衙門的協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