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領命!”白英連忙說道,他知道,這是朱元璋給自己的考驗,只要自己能夠成功說服朝臣,那他就能從一介白身變成官員,雖然白英的功利心不重,但是能當官,就能更好的治河,完成自己的夢想。
………………
數日之後,奉天殿內,朱元璋望著臺下群臣道:“咱前段日子讓爾等思考如何能夠一勞永逸治理好黃河,諸卿可有對策了?”
群臣聞言,頓時縮了頭,特別是六部尚書,本以為朱元璋當時只是一時之話語,過後就忘了,沒想到,他今日竟然又重提此事,讓他們指點朝政,一個個沒得說,但是治河,抱歉,這東西,並不精通。
“怎麼,諸卿一個個飽讀詩書,難道還找不到治河之策嗎?”朱元璋再次開大嘲諷道。
“臣等無能,請陛下治罪!”群臣連忙跪下拱手說道。
“我看你們不是無能,是把心都用在了爭權奪利之上罷了,索性,咱也並沒有指望你們!”朱元璋冷笑著,隨即對著旁邊的雲奇道:“宣白英!”
“宣白英!”
隨著一陣陣呼和聲從奉天殿內傳出,很快,就見一個黝黑的中年人走了進來,然後向朱元璋行了一禮道:“小民白英,參見陛下!”
“起來吧!”朱元璋揮了揮手道。
“謝陛下!”白英當即起身。
接著,朱元璋再次對群臣說道:“諸卿,這就是咱專門為治理黃河尋找到的治河能臣白英!”
直到這時,眾臣才恍然過來,隨即望著這個如同老農民一樣的人,頓時議論紛紛。
工部尚書趙俊首先站了出來,反對道:“陛下,治理黃河是何等重要之事,這白英一介白身,從未聽說過,如何能擔當大任!”
治河本就是工部的猜事,突然冒出來個白英,搶走了工部的活,趙俊這個工部尚書能樂意才怪了。
“大司空所言有理,即使這白英有治河之才,也應該先委以小任,觀其能耐才行,怎能把治河這麼重要的事全權交給他呢!”
“微臣複議!”
………………
隨後又有數名官員站出來表示反對,這白英從來沒聽說過,看他那樣子,就跟自己家裡的佃戶一樣,怎麼能讓他來全權負責治理黃河之事,簡直可笑。
對此,朱元璋倒沒嚴辭回駁,他倒是能理解朝臣們的反應,畢竟自己若非朱辰推薦,也絕想不到這麼一個人,當下裡,他只能用事實向眾人證明,白英確有其才。
“白英,你就向諸卿說說你的治河方略吧!”
“臣領命!”白英點了點頭,然後對著眾臣侃侃而談道:“小民以為黃河之害,在於河道淤塞,堤壩老舊,要想疏通河道,須從以下三點做起。”
“不知哪三點?”趙俊當即問道。
“其一,加強堤壩修築維護,以抵禦洪水衝擊,必要時候,可在堤壩修築副堤,以緩解水流衝力;其二,採用束水之法,適當提高水流速度,利用水流力量沖刷河床,帶走淤泥;其三,修建大壩,控制水流,在洪澇期間適量洩洪,減輕河道壓力;在枯水期間,保證用水需求。”
這幾日,白英一直在研究朱元璋提供的治水著述,從中汲取了不少先進經驗,加之他常年在黃河水患上的見聞,很快便能總結一套詳實的治水策略。
這策略雖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初級階段,但已足以政震懾群臣了。
“大司空,這白英所言是否真的可行?”眾臣對於治河都不懂,只能求教於趙俊,畢竟他是工部尚書,按理說,應該懂一些的。
“這……這個好像聽著是這麼回事!”趙俊說著,額頭上冒出了冷汗,他的確是工部尚書,但是對於治河,他也只是一知半解呀!
“諸卿以為白英所言如何?”朱元璋見狀,輕蔑一笑,然後詢問道。
你們不是說咱任人不明嘛,那就出來辯上一辯吧!
頓時整個奉天殿內鴉雀無聲,他們倒是想要反駁,可是對治河一竅不通,根本無法提出言之有效的話語來。
“既然諸卿都沒意見,白英,咱任命你為總理河道大臣,全權負責治理黃河之事,所到之處,各地方官衙務必協同襄助,不得推諉怠慢!”隨即,朱元璋對著白英說道。
“小民……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白英當即大喜,連忙跪地說道,當上了總理河道大臣,就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群臣見狀,也都沒有辦法,當然一部分官員等著看朱元璋的笑話,他們可不認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白英能夠治理好黃河,到時候黃河治理失敗,看陛下你能咋辦?
至此,治河之事就這麼定下來,白英即刻上任,開始組織河漕諸部,開始整頓河防,治理黃河。